基于LTCC技术的微波无源元件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通过将无源元件如电感、电容等埋置在介质内部来实现紧凑高性能电路,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本论文所研究的微波无源元件都是基于LTCC工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1.在无耗传输线建模过程中,分别对无耗传输线和它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仿真,比较S参数可以清楚地看出T等效模型在0至2GHz的频带范围内与无耗传输线的散射曲线很好地吻合,当频率较高时,会有很大的偏差。为了使等效模型具有普适性,在原有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新模型,给出了参数提取的详细推导过程。使用ADS仿真软件仿真改进的等效电路后得到S散射参数曲线,将该曲线与无耗传输线的S曲线对比可以看出,改进的模型适用的频带达到5GHz,对以后的电路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在LTCC平面螺旋电感的建模过程中,针对LTCC电感的结构特点,首先提出了单π等效电路模型,利用导纳Y矩阵提取元件参数。通过比较HFSS中电感与ADS中电路模型的S参数,发现它们在1GHz频段内比较好的吻合,但是超过该频段后误差较大,不适用于宽频带的分析。考虑了高频时的趋肤效应,提出修正的平面螺旋电感的π等效电路模型,模型中包含了电感与电感之间的耦合电容,寄生电阻,趋肤效应产生电阻和电感元件,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参数提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等效电路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拟电感的工作情况,在3GHz的频带内散射参数曲线也能很好的拟合,验证了模型所提取的电感有效值,耦合电容等电路元件参数是正确的。这些参数对设计LTCC平面螺旋电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在LTCC垂直交错电容的建模过程中,首先提出了单π等效电路模型,根据电路结构求取元件参数。仿真后比较S参数曲线发现模型在3GHz频段比较好模拟了电容,但是超过该频率点后误差较大,不适用于宽频带的分析。因此提出了改进的等效电路模型,该修正π等效结构中用两个电阻来分别代表介质损耗和导体损耗,因为它们对电路的影响作用并不相同,并且电路中输入输出电感的引入使等效网络结构更符合实际电路。考虑电容的等效电路结构和ADS软件的优化功能给出了元件参数提取过程,仿真得到S散射参数,结果表明该等效电路模型能更好的模拟电容的工作情况,在5GHz的频带内曲线也能很好的拟合,证明了模型所提取参数是正确的,扩宽了等效模型的适用范围。
其他文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用于高压大容量低ESR液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电解质。我们研究了在钽电解电容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与Ta2O5介质膜界面处(阳极介质膜界面处)以及电解质溶液与阴极金属接触界面处(阴极界面处)的离子分布状态,研究了工作电解质闪火电压的影响因素,在阴极容量理论和去极化理论、电解质的电导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电解质的闪火电压是影响电容器电性能的重要因素,研制
条码技术是随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根据二进制编码规则对应形成的由对光反映率不同的条、空组成的图形,经光电扫描识读器扫描,将采集的信息
双负性材料是指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同时为负值的人工电磁材料。双负性材料因其具有许多与传统电磁材料完全不同的电磁特性及其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