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驰名商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市场竞争中侵犯驰名商标现象屡见不鲜。其中,驰名商标的淡化是一种严重损害驰名商标内在价值的行为。随着人们对驰名商标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制度相继建立,对此,我国构建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可资借鉴。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规定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但在市场竞争中经常出现弱化或者丑化他人驰名商标的现象。为了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利益,有必要完善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健全驰名商标法律保护体系。本文以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与实践,探讨对驰名商标反淡化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驰名商标反淡化理论的基本内容。首先,分析我国相关立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阐述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的概念、商标淡化的认定及反淡化的性质;其次,参考学术界观点并结合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理论发展,进一步论述建立以驰名商标反淡化理论为支撑的反淡化制度的合理性。第二部分阐述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首先指明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以及地方性规定中有关反淡化的内容;其次论述我国在驰名商标反淡化司法实践中反淡化理论的存在及运用,并探讨反淡化司法适用问题;最后深入分析驰名商标反淡化与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为建立完备的反淡化制度体系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分析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建立欠缺明晰的理论基础,驰名商标的认定存在认定步骤与按需认定原则的冲突、未厘清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的法律关系以及未建立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的效力冲突解决机制问题,司法实践中缺乏统一的裁判规则以及我国没有形成完备的反淡化制度体系和完善的法律救济途径、方式等。第四部分阐述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的制度完善和相应对策。确立商标淡化法律概念并建立反淡化制度需要我国在相关立法中对商标的法律概念加以明确,严格贯彻“被动认定、个案有效”原则,统一裁判规则,建立联合商标、防御商标制度,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补充《商标法》。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对策,要求排除混淆干扰认定商标淡化行为,我国司法机关与商标行政机关通过定期举行联席会议等沟通方式增强交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促使公众树立正确的驰名商标观,增强企业和消费者对驰名商标反淡化的保护意识,加强驰名商标反淡化的执法力度,规范驰名商标反淡化在司法中的适用,保障驰名商标所有人在其商品或者服务遭受淡化侵害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法律救济。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立法和制度,结合实务中我国解决商标法律问题纠纷的经验,推动驰名商标反淡化的理论和制度的发展,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运用淡化理论,保护驰名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