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苏冲断带是库车坳陷的一个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近年来在新近系和第四系浅部地层中发现了大宛齐油田,在白垩系相继发现了克拉2、克拉3、大北1、大北3、克深2等多个盐下含气构造,展现出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气水分布具有极大的不均匀性,预测难度大,增加了天然气勘探的风险。论文在对克拉苏冲断带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在搞清断裂分布和断裂系统的前提下,以大北1气田为研究工区,根据现场提供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参考前人的构造解释方案,总结出工区的断裂特征。通过现有的资料(压力数据、气体成分、水成分),对大北地区进行典型油气藏解剖,研究了大北井区已发现天然气的分布规律。基于断裂侧向封闭性和裂缝对储层的影响两个方面,运用断裂封闭性定量评价技术和FaultED裂缝预测技术,从保存和储层两个方面,分析了断裂对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深入探讨了断裂对天然气的控制机理,总结了大北工区断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一套可行的气水界面预测思路和方法,并初步预测了大北井区各断圈的气水界面。论文综合考虑了断裂几何学特征、变形期次、变形性质以及不同时期应力场分布特征,将克拉苏冲断带划分为4套断裂系统,即正反转断层、盐下逆冲断层、同沉积正断层和盐上滑脱型逆冲断层。综合运用断层两侧流体相关参数对比法、岩性对接法、SGR法、断面压力法对大北工区进行断裂封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6是开启的,F2、F3的侧向封闭能力控制着现今大北1断圈和大北101断圈的气水界面, F4、F5、F7是封闭的(所能支撑的烃柱高度大于圈闭幅度)。除了大北103和大北101断圈,其余断圈预测的气水界面均比原先根据断点确定的气水界面要低,扩展了大北工区天然气的勘探范围。用FaultED法对大北工区进行裂缝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地层越靠近断层,裂缝密度越大,而且,断层断距越大,其附近的裂缝密度越大。预测出大北6井和大北104井的裂缝密度比较高,提出储层渗透性并不是它们失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