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jinakaja)叶的化学成分。重点是确定青钱柳抗糖尿病有效部位,并从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化合物,评价其抗糖尿病活性。方法:利用水煎煮、有机溶剂提取和大孔树脂柱色谱方法对青钱柳叶进行提取和初步分离,通过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反应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反应确定其有效部位。运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现代技术(1H NMR,13C NMR,2D NMR、ESI MS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抗糖尿病活性评价。结果:青钱柳水溶部分、水溶部分上大孔树脂柱30%醇洗脱部分、水溶部分上大孔树脂柱70%醇洗脱部分和氯仿/甲醇溶解部分对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但都弱于盐酸氨基胍的抑制作用;同时,水溶部分上大孔树脂柱30%醇洗脱部分对α葡萄糖苷酶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优于阿卡波糖。我们从青钱柳有效部位氯仿/甲醇溶解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I经波谱分析,确定其为arjunglucoside II(I A)和quadranoside IV(I B)的混合物。余下5个化合物分别经波谱鉴定为:青钱柳苷I(II);(20S,24R)环氧达玛烷(3β,12β)25羟基12氧β D吡喃鸡纳糖基3氧(5’氧乙酰基) α L呋喃阿拉伯糖苷(III);(20S,24R)环氧达玛烷(3β,12β)25羟基12氧β D吡喃鸡纳糖基3氧α L吡喃阿拉伯糖苷(IV);(20S,24R)环氧达玛烷(3β,12β)25羟基12氧α L吡喃阿拉伯糖基3氧α L呋喃阿拉伯糖苷(V);(20S,24R)环氧达玛烷(3β,12β)25羟基12氧β D吡喃葡萄糖基3氧α L呋喃阿拉伯糖苷(VII)。化合物VI结构尚未确定,有待进一步鉴定。活性筛选显示,化合物II、III、IV、V、VII在低浓度时,对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2%67%;而化合物IVII在低浓度时,对α葡萄糖苷酶反应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青钱柳抗糖尿病活性成分之一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III、IV、V和VII为新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