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翻拍: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的解构和重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作为影像媒介的一种,只需要画面、音乐、手势甚至一个微笑就可以表达它的意思,从而跨越国度、跨越民族、跨越语言达到其传播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并且动辄便全球放映和发行的传播模式,使得电影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传播载体,能够跨越不同国度和地域传播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其影响范围和深度都是其他影像媒介所不能比拟的,所以电影是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文化沟通、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中心,主导着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这也使得好莱坞电影的原创速度远远无法满足好莱坞商业化的高速运转,于是“翻拍”成为好莱坞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手段。好莱坞翻拍电影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鉴于与欧洲文化具有共通性,因此翻拍对象以欧洲电影为主。但20世纪末以来,随着好莱坞原创能力的进一步萎缩与亚洲电影地位的不断提升,好莱坞的导演们越来越青睐于对亚洲电影的翻拍。2002年,美国导演戈尔·维宾斯基重拍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大获成功,以此引起了一股好莱坞对亚洲电影的“翻拍热潮”。在好莱坞翻拍的亚洲电影中,绝大部分电影蓝本源于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同属亚洲,但中日韩三国文化因国度、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但三国却都属于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儒教文化圈,儒家思想在对待伦理道德与人文精神方面对日韩两国影响深远,因此,中国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成为中日韩三国普遍性的道德理念。这种普遍性的理念使得三国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反映在电影文化上,三国电影均以儒学为核心价值观念。虽然存在于电影中的这种文化的相似性并不是好莱坞选择翻拍亚洲电影的先决条件,但在这种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好莱坞最先解构的就是中日韩三国的这种核心价值理念。随着被翻拍电影中核心价值观念的解构,好莱坞将其本身所固有的“美国精神”注入其中,一种新的文化悄然重建。在这种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文化解构和文化重建,对亚洲电影事业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深远的。本文将从电影翻拍——从电影到电影的角度,从好莱坞对亚洲电影的翻拍的三个经典范例:日本恐怖片、韩国爱情片和中国香港的警匪片出发,来论述好莱坞电影是如何将亚洲电影特别是中日韩三国电影中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形式解构,并转而转化为带有美国文化特点的电影来进行全球性传播的。同时进一步分析,在翻拍这一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好莱坞电影对以上三国民族电影事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探求在好莱坞全球化策略下,中国电影的应对之策。
其他文献
通过详细介绍进销存软件的功能 ,提供一套中小型超市进销存系统的解决方案。
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94),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Rb94,观察Rb94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鞘氨醇激酶(SphK)表达的影响,初步研究A549细胞中
基于应急轨道的概念与特点,分析应急对地侦察任务对轨道的需求,并依据光照条件和降低星载相机复杂性的需求选择太阳同步圆轨道,并分析轨道响应时间、重访频率、空间分辨率、
三维地形的可视化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摄影测量(DP)和遥感系统(RS)的主要部分,而高度真实感三维图形的绘制是计算机图形学(CG)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建立“数字地球”的
电影自诞生以来,便一直与文学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简·奥斯汀的很多小说都被翻拍成电影,《傲慢与偏见》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傲慢与偏见》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变,
近年来,网上银行以网络技术为手段,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多样化的银行服务,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使得世界各国都将网上银行视为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鉴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具有实时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目前常用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没有考虑具体的结构系统外激励特征。本文以小波分析为工具,利用小波良好的
最近几年,教育问题为社会所普遍关注,尤其是教育收费、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免费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性
<正>高中物理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本文针对学校安保信息系统维护任务繁重、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及师生办理安保业务不方便的问题,引入使用云计算、数据库同步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安保信息系统迁移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