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强双光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eng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光子吸收是一种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双光子荧光显微术是双光子吸收材料最有可能获得实际广泛应用的方向之一。本课题在全面调研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增大双光子吸收截面、提高荧光量子产率以及引入可识别基团等三个方面,以分子设计与合成为中心,展开了对新型有机强双光子荧光探针的探索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具有强双光子荧光的配合物的研究: 具有双光子吸收并可以发射上转换荧光的配合物非常少见。本课题合成了两类β一二酮类配体(A和B)并研究了它们形成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羟基查尔酮化合物(A)分子内的氢键存在会降低荧光效率。与三氟化硼形成配合物后,吸收和荧光峰位大大红移,荧光效率增大一个数量级以上。首次报道了β-二酮.铕配合物的双光子荧光性质。单双光子激发机制的不同可以使得原本单光子荧光较弱的配合物可以在双光子激发下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光。 2.强双光子荧光的芴及茚并芴衍生物的研究 增大分子内电荷转移程度是增大化合物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有效途径,本课题选择二芳基苯胺为电子给体并着力增强共轭桥的刚性和长度,合成了两类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的新化合物:二吡啶胺不但具有类似于二苯胺的给电子能力,还可以作为过渡金属离子的识别络合基团,化合物C有望成为有效的双光子荧光探针。茚并芴不但具有良好的刚性而且具有比单芴更长的电子离域范围,因而将有效的增大化合物D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3.强双光子荧光有机硼化合物作为氟离子传感器的研究 离子识别和双光子荧光分别是当前合成化学和非线性光学的研究热点,且都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本项目利用三价有机硼化合物是本征的强Lewis酸,而氟离子是典型Lewis碱的特点,设计合成具有强双光子荧光的有机硼化合物,对氟离子进行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光谱实验表明,硼化合物的单双光子吸收和荧光对氟离子的响应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殊的选择性。Lewis酸碱作用和米基的空间位阻作用是硼化合物可作为氟离子传感器的根本因素。 综合两年博士后工作,本课题已经设计并合成了三类双光子荧光材料,其中强双光子荧光有机硼化合物用作氟离子探针,双光子激发β-二酮-铕配合物发光以及将茚并芴引入强双光子荧光化合物的设计都是首次报道。今后应加强与光物理学及生命科学工作者的交流合作,以阐明关于这些材料的“结构-性质”关系,并为设计新的材料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高分子材料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其制品的安全性愈加受到重视,因此阻燃制品发展迅速,阻燃剂需求量急剧增加。传统使用的卤系阻燃剂阻燃效果虽然较好,但燃烧时发烟量大,并产生有
在论文的第一章综述了海洋天然产物中的5,8过氧甾醇的结构、波谱特征和生理活性及其合成方法,并且对海绵和珊瑚中的具有强生理活性的甾醇的结构和部分活性作了综述。 作为论
从高聚物的阻燃机理与耐高温和阻燃型环氧树脂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环氧树脂阻燃和耐高温研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无卤与磷功能化阻燃的重要性与应用前景。合成了高分子
重金属污染在环境中不能被生物降解,且以不同的价态在水、底质和生物之间迁移转化并可通过生物发生富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
一部记录白岩松央视成长历程的新书《一个人与这个时代》近日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在新书发布会上,谈到新闻从业者,白岩松给自己两个定位——知识分子、啄木鸟,“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而不是喜鹊,不是天天让人开心。而知識分子天生就应该是从‘小我’中能有所跳离,去关注一个时代,忧心忡忡地看到很多问题,并希望它改变,社会也因此变得更好的一群动物”。  对于当下整个传统媒体行业的状况,白岩松称,他每天逛报摊,很清
生命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最前沿科学之一。随着人类第一张基因序列草图的完成和发展,生命科学的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后基因组学,即蛋白质组学时代。正如基因草图的提前绘制得
利用手性助剂进行不对称合成是一种重要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其中,噁唑烷酮手性助剂是适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手性辅助试剂,广泛应用于诱导不对称a-烷基化反应、Aldol缩合反应、D
在微波催化下,以氨丙基硅凝胶为载体,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为结构单元,合成了具有三代结构硅凝胶固载树形物。进一步用氨丙基硅凝胶和所得的硅凝胶固载树形物为载体,对三氟甲基磺酸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电子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电子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将使现有的电子学技术得到全面的革新从而进入光电子技术时代。对于光电子的发展,非线性光学
生物体内药用活性成分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药效的热点,而很多药用活性成分都来源于天然药用植物及其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因体积小、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课题对天然药用植物三尖杉的两株活性内生真菌进行研究,以期得到新结构或高活性的化合物,为开发抗菌药物提供来源。本课题以筛选出的两株活性好的三尖杉内生真菌S19和S16为研究对象,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