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二维材料作为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离子电池(ion battery)以其非常出色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良好的存储容量在市场上已被广泛使用。其中锂离子电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离子电池之一,但是在自然界中锂金属资源十分有限以及高昂的生产成本,直接导致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寻找代替锂的材料成为了攻克该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钾和钠元素跟锂元素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此外,钾和钠的资源丰富,且成本相对较低。对于离子电池而言,电化学性能主要依赖于它们的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相较于电解液和隔膜而言,电池材料,尤其是负极材料的研发是当前电池技术的首要关注点之一。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2D)作为离子电池电极拥有巨大的潜力。首先,因为它们的完整暴露表面被认为供应快速离子扩散和最大离子插入通道;其次,二维材料因其物理化学性质可根据维度进行剪裁,相较于三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迄今为止,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化物,过渡金属二硝化物等已在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拟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研究手段,探究新型的二维单层状结构作为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可行性,并且对相关电池参数进行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首先,论文针对g-SiC5和g-Si2C4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了理论研究。其计算结果表明,硅碳复合的新型二维材料不但具备石墨烯的稳定性,还具备硅的高容量特点。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出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的g-SiC5和g-Si2C4的理论容量分别为304.1 m Ah/g和128.6 m Ah/g,其平均电压分别约为0.4 V和0.3V。此外,为了研究g-SiC5和g-Si2C4作为电池材料的电输运特性,针对g-SiC5和g-Si2C4吸附钾离子前后的模型进行了态密度和能带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呈现出金属特性,表明该材料作为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同时,根据过渡态计算来明晰其离子迁移能力,得出g-SiC5和g-Si2C4的扩散势垒分别为为23me V和132 me V,相较于其他的二维材料而言具有良好的离子迁移率和良好的倍率性能。最后集合分子动力学计算表明硅石墨烯吸附钾离子之后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这表明硅碳石墨烯结构是一种有前景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别是g-SiC5,其比容量有望超越石墨烯。2、其次,本文研究了层状二维VN2作为碱金属离子(锂,钾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可能性,并且针对其主要参数进行了评价分析。由于VN2是一个新型的层状材料,首先形成能和声子谱计算表明,VN2是一个动力学稳定性良好的电极材料。其次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出VN2作为锂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理论容量分别为678.8、339.4和1357.6 m Ah/g;为了获得VN2离子迁移参数,从而计算了对锂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在VN2表面的扩散势垒,其数值分别为201.1 me V,34.7 me V,84.1 me V,相较于其他的二维材料而言具有较大的迁移率。此外,也针对VN2作为对锂,钾和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做了开路电压的计算,其作为锂,钾和钠离子电池平均电压值分别为0.81 V,0.77 V和0.29 V。此外,电子结构计算也表明VN2也具备优良的导电性。这些理论计算表明VN2是一种有前途的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别对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3、最后,论文研究了采用AB2型Mxene层状二维Ti2C,Ti2N,V2C和V2N作为碱性金属离子(钾,锂或钠)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可行性。通过计算吸附能得出Ti2C,Ti2N,V2C和V2N最大吸附浓度分别为K0.75(Li2/Na0.75)Ti2C,K0.5(Li3/Na0.75)Ti2N,K0.5(Li2/Na0.75)V2C和K0.75(Li2/Na0.75)V2N,其对应的理论容量分别为186.5(497.4/186.5),122.1(732.0/183.1),117.7(470.6/176.5),173.4(462.5/173.4)m Ah/g。通过电子结构计算表明所有计算的AB2型MXenes在吸附钾,锂和钠离子前后都表现为金属性,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此外,AB2型MXenes对钾,锂和钠离子的扩散势垒非常低,其数值都在40me V以下。AB2型MXenes对钾,锂和钠离子的平均电压也很低,都在0.1V到1V之间,符合良好的离子电池所需要的充电电压的范围。分子动力学表明AB2型MXenes在吸附钾,钠和锂离子后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除了钾离子吸附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V2N的结构。这些理论研究表明AB2型MXenes有可能作为一类优异的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特别是AB2型氮化物Mxenes,在电池相关性能上表现的更优秀,同时对钠离子的迁移率极高。论文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结合分子动力学,针对几类新型的二维材料作为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的评价分析。该方法在材料基因组学,新型离子电池材料的设计和挖掘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为新的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白光LED因具有环保、成本相对较低、效率高等优点,已逐渐在各个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不同照明领域对白光光源光色性能的要求不同,白光LED光谱的针对性调控研究就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白光LED的主流封装方式是通过Ga N蓝光LED芯片激发荧光材料实现的,其中荧光材料在白光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荧光材料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最终白光LED器件的光色性能。因此如何通过白光LED配色
学位
杨梅(Myrica rubra(Lour.)S.et Zucc.)是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水果,在浙江、江苏、云南以及贵州等地都有广泛种植。杨梅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类和黄酮类物质,研究价值高。由于花色苷结构易受到温度、p H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并不能长期稳定存在。脂质体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输送载体,具有高生物相容性、高化学稳定性、低生物降解性以及低毒性,可以改善药物溶解,解决半衰期问题。本研
学位
近些年,随着超快激光器的迅猛发展,促使了光通讯,光钟,光测量,微加工等领域的推陈出新。光纤激光器,作为一种有望代替固体激光器的激光器,它具有体积小,易集成,热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光纤激光器成为了超快激光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在该方向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锁模技术和锁模材料。之后随着基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全光纤可饱和吸收体被发现与报道,该结构很好的弥补了传统锁模技术和锁模材料中所存在的不
学位
索引调制多址接入(Index Modulation Multiple Access,IMMA)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上行多址技术。作为未来无线网络的候选者,其思想是利用多个用户可用的正交资源作为索引星座符号,并允许用户访问所有可用资源,而不需要任何调度算法。该方案被认为是一种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
学位
集料级配是指各级粒径集料的比例分配情况,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方法在集料级配研究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由于集料是三维的颗粒,单一视角下的二维集料图像无法反映真实的集料尺寸,会影响集料的级配计算。本课题对集料在下落过程中的多视角图像进行研究,采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实现集料级配检测,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集料图像上下边界处存在形态不完整的颗粒,会导致集料尺寸数
学位
超短光脉冲由于其重复频率高,脉冲宽度窄,峰值功率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高速光通信、微观检测、激光微加工等领域。目前制备超短光脉冲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基于光纤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光纤激光器由于其结构简单以及可以实现多种类型孤子输出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不同结构光纤作为可饱和吸收体(SA)在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实现锁模操作。首先在带有光纤环的线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中,使用渐变折射率多模
学位
随着如今微机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纳米级别下流体的运动和控制成为人们重点关注方向。在微/纳流体控制系统中,流体的流动阻力成为系统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于是如何减小微/纳流体在运输过程中的阻力成为研究热点。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固-液界面的边界滑移效应对微/纳流体的流动阻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使边界滑移研究更具实际参考价值,将研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粗糙表面的样本在油类液体中的有效边界滑移长度。
学位
多孔介质燃烧技术以及自预热燃烧技术相比于常规燃烧方法具有可燃极限宽以及污染物排放低等优势,是高效、清洁利用低热值气体的可靠方法。本试验选择将这两种燃烧技术进行优势互补,设计并搭建自预热多孔介质燃烧试验台,通过改变当量比、气体流速、多孔介质材料来研究自预热多孔介质燃烧器的预热性能以及燃烧特性。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预热温度对于多孔介质燃烧特性的影响。随着预热温度的上升,预混气体的稳燃上下限均在持续
学位
液位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量值之一,广泛应用于明渠流量测量、水工模型试验、储罐容积换算等领域。其测量的准确性,对科学研究、贸易结算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液位测量方法凭其维护成本低,原理简单等优势在工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目前高精度液位测量的场景,基于超声传播时间法,研究了超声高精度液位测量技术。由测量需求入手,设计了3种超声液位测量装置,对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实验室测试方法及
学位
高精度普通螺纹的几何精度在石油化工、核电等领域中对装配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现有二维螺纹测量技术无法获取三维综合参数,且其定心方法仍是依靠测量人员的经验手动调整工件位置,其结果难以反映实际精度,导致装配质量不能准确控制。此外,查找三维螺纹标准测量数据库得到的被检螺纹基本参数标称值,这也是三维螺纹测量系统判断三维螺纹测量结果是否完全合格的重要依据,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数据库是三维螺纹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