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村落社会中人群结合——以西安市临潼区S村丧葬仪式为例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关中国社会的相关研究中,人群结合的方式长久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中国各区域社会人群结合的样式,以及个人与社群之间如何联接在一起,这是社会学以及人类学关心的论题。本文承继涂尔干有关宗教、仪式与社会研究的传统,以近年来人类学讨论较多的社会人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对陕西关中地区村落社会的人群结合方式进行探讨。作者首先描述了当地社会的社群结构以及这种结构与环境、村落历史、仪式之间的关系。作者接着描述了村落的丧葬仪式以及仪式中人们如何通过礼物与劳务的分享与互换塑造了社会人,从而形成人群联结。作者最后展现了村落社会内部个体对这种结群方式的越轨和反抗。本文通过对S村丧葬仪式的考察,讨论人们是如何利用仪式来完成个体与社群之间的联接的。通过仪式中的礼物与劳务的分享和交换,当地村落社会中的个体、家户、各社群单位之间彼此拥有,相互包含,从而不断再生产村落社会。 同时,作者也注意到,个体的能动性也在村落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村落社会的未来走向,仍然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其他文献
当今西方学者所描述的消费社会虽然不是以中国社会为蓝本,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没有谈到中国社会,但是在世界一体化趋势加强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加深,特
2016年1月1日,中央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但社会各界对这项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存在争论。全国妇联的抽样数据显示,53.3%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打算。目前,育儿的直接成本占居民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特有的基本制度化组织形式——单位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对其进行的研究无疑对理解中国社会结构和认识中国正在发生的社会
本文关注的是公司组织内部雇佣关系的变化及其变化的深层动因。为此,笔者选取了位于有“大陆小台湾”之称的苏州昆山S公司作为个案,从资源和权力运作的关系分析入手,努力试图以
直销群体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中国社会犹如一股到处涌动的暗流,既不为群体外的人员所认识,也让他们感到恐惧从而决意抵制。作为一种隐性的群体,直销群体本身充满了神秘感,虽然
“三农”问题已经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问题,未来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关键时期,可以说“三农”
近几年,村民自治在全国的推行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在20世纪30-40年代,共产党人在解放区就尝试实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民主选举,如“蚕豆选举法”,或许可以视为现今盛行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