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两类主要双语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某市三所学校为调查样本,着眼于对一类模式、二类模式和普通类学校近年来在该地区所呈现的博弈之势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上对两类模式自身利弊的分析,实施状况中对模式选择相关因素和不同模式教学效果的整理概括,总结出两种教学模式出现博弈状态的原因。最后,在分析两种双语教学模式存在缺陷及其制约因素和两种模式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调整对策和设想。 论文在前言中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选题缘起,在对相关研究动态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详细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等情况。 第一章介绍了甘南州双语教育的基本情况,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两类双语教学模式的确立与发展近况等,明确提出了该地区近年来双语教学模式的模式态势。 第二章以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为中心,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双语教学模式的利弊。从浸入式双语教学的角度看,二类模式更有利于藏族学生对汉语的掌握;从母语在第二语学习中的作用看,一类模式更能发挥母语的中介作用;从学生认知发展和学科成绩的角度看,当学生双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二类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早期则风险较大,而一类模式学生则曾在某对比研究中显示出更高的学业成绩。 第三章以样本学校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展开研究模式选择的相关因素、不同模式的授课语言和学生语言水平以及模式间博弈的聚焦方面。在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中,学生的双语态度、入学前汉语水平以及学校教学质量、学生母语感情等与模式选择密切相关。从学生的语言水平看,一类模式学生汉语文水平只能达到基本交流的程度,汉语文考试成绩长期无法提高;二类模式学生则汉语文成绩不如普通类学生,而藏语文成绩不如一类模式学生;普通类学生的藏语水平大多数只能基本交流,尽管非常希望提高母语水平,但在考试压力下不得不选择放弃。从模式的博弈方面看,课业压力、母语保存、升学考试等都因素都导致了二类模式在当地呈现弱势,但二类模式却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四章总结了两类双语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语言选择的极端化是两类模式的根本症结,而升学考试制度加剧了模式选择的两极化,同时教材与师资状况又严重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因此,应当适当下放模式的决定权,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向更为中和的方向变更,改进升学考试制度以缓解模式选择的极端化,并且改善教材与师资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最后,文章结尾指出双语教学模式改进应标本兼治,一边提高教学质量,一边催化模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