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协调发展度及其时空格局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接踵而来的是各种城市问题,宜居城市建设也随之受到关注。大城市为高密度人口聚集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宜居性是否同步且良性发展,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最新的城市规模标准定义大城市,研究我国大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协调发展度及其时空格局。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城市宜居性以及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并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大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我国大城市按区域分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与华东地区。按市辖区年末总人口将大城市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与Ⅱ型大城市。借助SPSS软件计算2005年、2010年与2014年三个时间断面上宜居性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数并分地区进行分析。引入协调度模型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我国大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进行分类。随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了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我国大城市的宜居性与经济性协调度总体水平较高。而协调发展度则差异显著,高值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带以及中西部省会城市与重要城市。中西部地带协调发展度普遍较低。(2)用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可将我国大城市分别归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与双低型四类城市。Ⅰ型大城市、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大多属于双高型城市。(3)对协调发展度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协调发展度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集聚趋势,即协调发展度高(低)的城市趋向于高(低)值区分布的现象。(4)由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协调发展度以同类集聚为主,“低洼现象”与“高地现象”都不明显,总体空间格局变化不大。H-H型聚类始终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北京、大连等城市。L-L型聚类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肃省与广西省。(5)热点分析得知协调发展度的热点地区主要位于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与H-H型聚类吻合度较高;冷点地区分布在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与华中地区,范围要略大于L-L型聚类。且整体格局稳定性强,基本维持热点恒热,冷点恒冷的状态。
其他文献
美好生活的提出是对人全面发展的观照,美好生活内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重新确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强调人民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地位是对党的初心
<正>指导学生运用类比说理的论证方法是议论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所谓"类比"就是"类推"、"比较"的意思。通过对"甲事物"的分析,"类推"到与其属性相同的"乙事物",然后,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变化尚不清楚。鉴于此,本文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首次大规模对全国动物园(港澳台除外)的鸟类种类和数
《长安地区新发现的唐墓壁画》一文中公布的"乐舞图",所呈现的是唐代著名歌舞剧《踏摇娘》的演出场景,该图当命名为《〈踏摇娘〉演剧图》。这是关于唐代戏剧的重大发现。结合
采用超声波和恒温水浴振荡两种前处理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并对确定的最佳提取方法进行总黄酮和芦丁含量的回收率、重复性、精密度等验证,初步建立苦
<正>水墨变革的话题讨论由来已久。在近百年来中国视觉文化体系疾速崩塌、文化环境巨变的现实中,传统水墨不仅难以再现当代社会的景观面貌,更难以呈现当代人的精神状态。90年
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对腹针应用于运动医学有一下几方面的经验总结:1、在运动医学领域应用腹针疗法必须重视该疗法的基本理论。2、腹针治疗运动损伤、运动疲劳基本理论是"脾主
随着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宜居成为近年来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促进了宜居城市的研究。以山东省会城市济南市为例,根据宜居城市内涵建立宜居度评价指标体系,运
<正>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方法的过程中互相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进行交流的一项活动;是使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中互相启发、补充,获取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