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强激光脉冲中Ar原子多光子电离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120900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多光子电离是强场物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物理现象,是人们深入认识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长期以来备受人们关注。飞秒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能够获得脉冲宽度越来越短,峰值功率越来越高的超短脉冲,为人们深入理解强场原子多光子电离行为提供了有力工具。本论文围绕惰性气体Ar原子在超短强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多光子电离行为开展了实验研究。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利用高分辨的飞行时间光电子谱仪,测量了Ar原子与中心波长为400和800nm、脉冲宽度为35fs、峰值光强在1013W/cm2量级的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光电子能谱。实验观察到了清晰可辨的多光子阈上电离能谱中的精细共振结构,这些共振结构可以利用Freeman共振机制进行解释。在400nm条件下测量到的光电子能谱中,观察到了对应于Ar原子不同电离阈(Ar+2P3/2与P1/2)的电离通道,并将每个通道中的共振峰结构指定为d-Rydberg态系列。在800nm波长条件下,观察到了来自于d-和f-Rydberg态的共振结构。   二、为了扩展原子强场多光子电离研究的实验手段,开展了对商用飞秒激光器系统的脉冲宽度压缩工作。设计、加工并建立了一套中空光纤压缩器实验装置,对实验中不同纤芯直径光纤的耦合效率以及影响脉冲压缩的各种非线性光学效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其他文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飞秒激光聚焦到置于水溶液中的Ⅱ-Ⅵ族半导体靶材料上。当激光能量密度大于消融阈值时,研究了从靶材料表面消融出的纳米结构的形貌及其光学特性,同时对激光诱导
学位
我们研究了超冷均匀极化的费米子气体在共振区的相图。在朗道相变理论的框架下,我们把热力学势展开到了序参量的六阶,并且通过微观的推导与朗道的唯象方法的比较,确定出了这些序
本论文针对高强度飞秒脉冲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相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了:(1)高强度飞秒脉冲激光在透明固体介质中非线性传播过程中的锥形辐
本文主要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无机纳米晶的光谱性质和荧光动力学,并探讨其在荧光生物标记方面的潜在应用。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⑴系统地研究了Gd2O3∶Eu3+纳米晶的低温光
学位
本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室温大气下有机共轭分子四硫富瓦烯(TTF)及其衍生物(TTFs)与正十四烷(n-C14H30)的混合溶液在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表面的自组装行为,结果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硫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其监测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紫外荧光SO2自动分析仪的基础性技术研究对发
超材料也叫人工电磁材料,它具有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电磁特性,近二十年来已迅速成为国际各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比如:在天线小型化及电磁波隐身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对于超材
稀土掺杂光纤放大器具有增益高,噪声低,带宽宽、偏振不灵敏等优点,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激光光谱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论文针对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和掺镱光纤放大器(YDFA)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储粮总损失的40%-45%。利用作物自身寄主抗虫性无论是对于国家粮食储备,还是农户储粮都有重要意义。卢义宣发现LOX-3缺失的冲腿在储
本论文借助于自行研制的无掩模纳米光刻机,研究了一种基于Bi/In,Sn/In双金属薄膜受体材料的无掩模光刻技术。分别制备了Bi/On、Sn/In双金属薄膜和多层膜,并以Bi/In为例,研究了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