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LOX-3缺失突变体与仓储害虫玉米象及其天敌的化学生态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储粮总损失的40%-45%。利用作物自身寄主抗虫性无论是对于国家粮食储备,还是农户储粮都有重要意义。卢义宣发现LOX-3缺失的冲腿在储藏过程中仓储害虫危害较轻。本课题组研究证实稻谷经过42个月的自然储藏,LOX-3低活性种质的虫蛀率较低。利用稻谷LOX-3缺失种质防治仓储害虫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稻谷LOX-3缺失种质的寄主抗虫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从研究寄主植物——玉米象——米象金小蜂的化学信息联系出发,比较玉米象和米象金小蜂对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利用及LOX-3缺失稻谷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变化特点,探讨LOX-3缺失稻谷抗虫机制,并探讨潜在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在抗虫品种选育的应用等生态调控手段。主要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1.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寄主挥发物在玉米象寄主选择行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象成虫对植物(小麦、糙米、高梁、荞麦和花生)和非寄主材料(软木塞)气味在行为反应上是有差别的,大部分寄主植物的气味对玉米象雌雄成虫有显著的激活和吸引作用;在受试寄主中,玉米象对最嗜寄主(小麦、糙米)的嗅觉选择喜好程度和取食产卵嗜好程度表现一致;玉米象对其生长发育有不同影响的寄主植物的气味有不同的偏好选择性,表明该虫具有通过感受来自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识别害虫的最适宜寄主(小麦、糙米)、较适宜寄主(高粱、荞麦)、较不适宜寄主(花生)的能力。   2.利用四臂嗅觉仪研究了玉米象释放聚集信息素依赖于寄主的程度以及寄主挥发物协同玉米象对聚集信息素的行为反应能力。结果表明,玉米象成虫在雄虫(离开寄主小麦13分钟内)气味的象限中停留的时间显著超过在空气对照的象限中停留的时间,玉米象成虫在有雄虫(离开寄主小麦13-18分钟)气味的象限中停留的时间与空气对照无差异。这说明玉米象雄虫在离开寄主(小麦)13分钟内都在不停释放聚集信息素,但随着离开寄主时间的延长逐渐停止释放;小麦挥发性物质有协同提高玉米象对聚集信息素的行为调控作用。玉米象雄虫和雌虫对信息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雌成虫对聚集信息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寄主挥发性物质,雄成虫对寄主挥发性物质的敏感程度高于聚集信息素。   3.利用静态气流四臂嗅觉仪测试了玉米象生境中的信息化合物在米象金小蜂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象幼虫、成虫的粪便中存在引诱米象金小蜂的挥发性物质;米象金小蜂在含有小麦气味源区间的上方爬行时间显著高于空白区间的上方,表明寄生蜂能够利用小麦释放的气味向小麦定向,进而找到其寄主;“有经验”米象金小蜂在受虫害麦粒的区间上方爬行时间明显超过机械损伤麦粒的区间上方爬行时间,表明麦粒被玉米象取食后可能诱导产生引诱寄生蜂的互利素。进一步行为生测研究表明玉米象的头胸部磨碎液中存在诱导小麦释放引诱米象金小蜂挥发物的活性组分。“有经验”米象金小蜂对玉米象雄虫自然释放的聚集信息素有明显的行为反应,盗用玉米象聚集信息素定位寄主。   4.利用DawDam/HP98055组合的回交群体,以HP98055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作物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快速检测专利技术,构建了lox-3基因缺失的近等基因系。选用LOX-3不缺和LOX-3缺失稻谷对玉米象的抗虫性差异。结果表明,稻谷LOX-3的缺失与否对玉米象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在自由选择试验中,新鲜LOX-3近等基因系对玉米象的引诱力无显著差别;但经过1年时间的储藏,LOX-3不缺稻谷对玉米象相对于LOX-3缺稻谷具有较强的引诱力。   5.利用静态气流二臂嗅觉仪研究了玉米象对LOX-3近等基因系稻谷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新鲜LOX-3不缺稻谷的气味对玉米象成虫选择行为与新鲜LOX-3缺稻谷无显著差异;自然老化后的LOX-3不缺稻谷的气味对激活雌雄成虫的吸引作用显著高于自然老化后的LOX-3缺稻谷。根据LOX-3近等基因系挥发性物质的分析鉴定结果和玉米象对挥发物单组分嗅觉行为测定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LOX-3不缺较LOX-3缺失稻谷容易生虫,其抗虫差异的物质基础是LOX-3不缺稻谷戊醛增加量较大有关。利用静态气流四臂嗅觉仪测试了LOX-3缺失稻谷挥发性物质对玉米象的天敌米象金小蜂寄主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LOX-3缺失与否对“有经验”米象金小蜂的引诱作用无明显的差异,表明选育LOX-3缺失稻谷对生物防治的应用没有影响。
其他文献
双光子吸收有机材料在三维光存储、光学微加工、双光子荧光显微术、上转换以及光动力学医疗等领域中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双
学位
在NMR谱仪硬件系统中,通常把由高带前置放大器、宽带前置放大器、混频器和前放控制系统组成的前放控制机柜与主机柜分离,放置于磁体附近。前放控制机柜中的前放控制系统为NMR谱
在本文中,我们将飞秒激光聚焦到置于水溶液中的Ⅱ-Ⅵ族半导体靶材料上。当激光能量密度大于消融阈值时,研究了从靶材料表面消融出的纳米结构的形貌及其光学特性,同时对激光诱导
学位
我们研究了超冷均匀极化的费米子气体在共振区的相图。在朗道相变理论的框架下,我们把热力学势展开到了序参量的六阶,并且通过微观的推导与朗道的唯象方法的比较,确定出了这些序
本论文针对高强度飞秒脉冲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相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了:(1)高强度飞秒脉冲激光在透明固体介质中非线性传播过程中的锥形辐
本文主要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无机纳米晶的光谱性质和荧光动力学,并探讨其在荧光生物标记方面的潜在应用。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⑴系统地研究了Gd2O3∶Eu3+纳米晶的低温光
学位
本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室温大气下有机共轭分子四硫富瓦烯(TTF)及其衍生物(TTFs)与正十四烷(n-C14H30)的混合溶液在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表面的自组装行为,结果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硫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其监测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紫外荧光SO2自动分析仪的基础性技术研究对发
超材料也叫人工电磁材料,它具有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电磁特性,近二十年来已迅速成为国际各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比如:在天线小型化及电磁波隐身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对于超材
稀土掺杂光纤放大器具有增益高,噪声低,带宽宽、偏振不灵敏等优点,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激光光谱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论文针对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和掺镱光纤放大器(YD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