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后路矫形的并发症比较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un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后路矫形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不同病因学、年龄、性别、BMI、侧凸角度等因素与术后并发症有无关联。方法我们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的199例脊柱侧凸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后路脊柱内固定矫形术,男性71例,女性128例,手术时平均年龄15.4岁(10岁~43岁),CS患者61例,AIS 138例。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病因学分类、不同Cobb角度(主弯)、不同BMI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分析各种类型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RS)SRS-22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L),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应用Cobb角法测定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侧凸角度。结果患者平均随访4年(1.5年~5.5年),手术平均时长258min,平均出血量1028ml术前平均Cobb角度为65.78°±28.37°,术后末次随访平均Cobb角度为24.35°±7.58°,矫正率为62.98%。术前患者SRS-22评分平均为63.78±14.86,末次随访为82.63±6.86。总共发生并发症发生2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6%,切口术后渗液13例,发生率为6.53%;术后感染3例,发病率1.5%;神经并发症4例,发生率2.01%;脑脊液漏1例,发生率0.5%;有5例患者行翻修手术,发生率2.51%。CS组患者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6.56%,高于AIS组的0(P<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先天性脊柱侧凸(CS)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高于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9.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其他并发症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BMI<18.5组的患者,切口渗液发生率为9.65%,高于BMI≥18.5的患者2.35%(P<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本组其他并发症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Cobb角(主弯)≥90°组患者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7.01%,高于Cobb角<90°(主弯)组的0(P<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及年龄的患者所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后路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效果较好,并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CS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IS组,CS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IS组;Cobb角(主弯)≥90°组患者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obb角(主弯)小于90°组患者,BMI<18.5组的患者切口渗液发生率高于BMI≥18.5组的患者。在没有电生理监测条件下行脊柱矫形手术时,对于CS和主弯Cobb角大于90°以上的患者,医生应更加小心,谨防出现神经并发症;对于CS患者应在手术期间与术后都应更加关注;对于营养不良患者(BMI<18.5),术中应加强切口缝合密度,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术后应关注患者血白蛋白和总蛋白指标,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治疗,防止切口渗液发生,预防感染。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单纯一期后路手术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在治疗成人脊柱结核伴椎旁脓肿中的疗效,评价单纯一期后路手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
<正>6月28日,人行昆明中支召开"精准扶贫我在路上"云南省人民银行系统优秀驻村扶贫队员表彰大会先进事迹报告会, 23名来自云南省人民银行系统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先进个人受到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物的组装以及相关的纳米技术在制备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中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由于这些纳米无机物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这些聚
目的通过对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全身麻醉前预注右美托咪定后置入I-gel喉罩,观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麻醉用药量、围手术期通气功能的改变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
研究背景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颈椎退变性疾病,现代骨科中常常将颈椎间盘突出症称之为退行性颈椎病。颈椎的关节突关节又称为Facet关节或小关节,是由上一个椎体的下关节突覆
以广西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内的古壮寨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分析了村寨与梯田种植区域在选址、布局、营造上的空间形态关系,总结了龙脊梯田村寨可持续发展的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在整形外科领域,不少学者对全球不同人种,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群的面部五官、轮廓进行了系统的人体测量学研究,并建立了区域性的颜面轮廓均值和颜面结
目的:通过对当前儿童急性骨关节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的总结分析,结合临床治疗的经验体会,探讨其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5年03月在我科收治的急
研究背景:近年来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若不及时治疗,甚至能影响肾功能,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环境影响、个体差异、尿液成分等均可影响结石的形成。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也越来越精确,B超、X线、CT等能准确的发现结石的位置、数量、形态、大小等,为结石的治疗提供了影像学依据。现代医学主要根据结石的大小采用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峡部断裂型腰椎滑脱的患者多裂肌MRI影像学改变,并与退变型腰椎滑脱及正常体检健康者比较,发现多裂肌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