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微侵袭治疗,探索老年垂体腺瘤患者行单鼻道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一科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57例垂体腺瘤患者,其中21例行单鼻道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老年垂体腺瘤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对这些老年的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合并疾病、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特点、近期及远期并发症作出总结分析。结果:21例老年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占42.9%,女性患者12例占57.1%,年龄均≥60岁,最小6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65.5岁,平均住院时间9.86天。入院时14例(66.7%)的患者视力有改变,10例(47.7%)的有视野缺损,7例(33.3%)的患者存在头痛。肿瘤平均直径3.1cm,其中巨大腺瘤(直径≥3cm)8例占38.0%,大腺瘤(1cm≤直径<3cm)13例占62.0%。有8例(38.1%)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合并疾病为高血压病、眼部疾病及糖尿病等。术前行垂体激素检查见泌乳素增高5例(23.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3例(14.3%),生长激素增高2例(9.5%)。患者均行单鼻道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术前7例头痛患者中,术后有5例(71.4%)头痛改善,术前14例有视力改变的患者,除去患有眼部疾病4例,术后7例(70%)视力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检查回报:垂体无功能腺瘤15例(71.4%),生长激素腺瘤3例(14.3%),泌乳素腺瘤、垂体多激素腺瘤、Rathke囊肿各1例(4.8%)。术后3天内行垂体激素检查见3例(60%)泌乳素恢复正常,2例(66.7%)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恢复正常,1例(50%)生长激素恢复正常。术后发生一过性尿崩4例(19.0%),均在48小时内好转。1例(4.8%)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平均随访期16.1月,在随访到的18例患者中,有14例行MRI检查未见肿瘤复发。1例(4.8%)泌乳素仍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口服溴隐亭治疗后泌乳素恢复正常。随访期内均无永久性尿崩、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结论:老年性垂体腺瘤患者以无功能腺瘤为主,主要表现为视力、视野改变,可无头痛及内分泌改变等明显症状,视力、视野改变往往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因为有生理性的垂体功能减退及视力改变,常常导致对垂体腺瘤的误诊及延迟就诊。由于老年人全身情况较年轻患者差,故无法耐受大型手术治疗。老年垂体腺瘤患者多为大腺瘤甚至巨大腺瘤,手术全切较困难。视力、视野障碍为老年性垂体腺瘤患者手术指征之一,有效改善视力是手术的主要目的。一旦泌乳素腺瘤的诊断被排除,表现为视力障碍的老年患者都应接受手术治疗。老年性患者多合并存在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术前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评估,调整血压、血糖,改善心肺功能尤为重要。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单鼻道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作为一种微侵袭治疗手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在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及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情况下,对老年患者来说,同样是安全且有效的,可以作为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