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拟在暖脐散的临床应用基础上,加味用于术后敷脐,观察对胃肠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为开发新的胃肠动力药及提供新的给药途径作临床研究。 [方法] 文献研究与临床试验相结合。 理论探讨:通过查阅中医经典文献和西医的权威著作,了解术后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检索国内外期刊全面了解目前中医和西医在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方面的应用情况,充分评估本试验的实际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临床试验:在暖脐散(小茴香、肉桂、丁香、艾叶)既往组方用药基础上,加入吴茱萸,研末制成散剂,装瓶密封备用。选择胃肠手术后病人,设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术后敷脐,以有肠鸣音出现及肛门排气为胃肠功能恢复,记录其时间段,并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中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加味暖脐散促进胃肠动力恢复的效果。 [结果] 文献研究揭示,胃肠手术后应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包括各种行气活血的中药及各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西药,可缩短术后肠鸣音及肛门排气的时间,有效的防治术后出现的腹胀、腹痛、呕吐甚至肠粘连、肠梗阻和由此而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等严重并发症。但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外用中药结合穴位透皮吸收治疗术后肠功能障碍的报道尚较少,反映了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 临床试验显示,试验组术后在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上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的检测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说明加味暖脐散敷脐具有明显的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但对胃肠激素的影响不明显。 [结论] 加味暖脐散敷脐具有明显的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就临床观察的病例,未见一例明显的不良反应。该药物及应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使用方便,给药途径特殊,疗效确切。但本法究竟是通过哪一途径和方式起到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