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研究——以“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事件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时期,大众表达自身诉求的欲望是前所未有的。在自媒体环境下,作为传统网络设备替代品的移动终端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拥有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声的机会。民众利用网络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声优势表达自己的欲望,使得网络信息爆炸式激增,加之网民存在不理性、偏激的心理状态,网络舆情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给政府危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通过剖析“万吨小麦被忘七年变质”这一典型的粮食安全网络舆情危机案例,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根据该事件各节点发生特点,将该舆情事件划分为: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成熟期和危机痊愈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表现及政府对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经验不足,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舆情酝酿期缺乏危机意识,舆情监测研判能力薄弱;舆情爆发期相关机制不健全,政府反应滞后;舆情成熟期缺乏公众互动,引发网民不理性言论;舆情衰退期信息公开不足,政府公信力下降等。结合该案例中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一是转变危机管理意识,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危机。二是畅通政府与公众交流渠道,加强信息公开,打消信息不对称导致网络舆情不稳定因素和负面影响;三是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和打造政府舆情监测专业队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舆情预测和研判能力;四是启动网络舆情全过程的管理机制,针对网络舆情危机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策略,保证网络舆情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五是加强网民教育,利用好网络领袖,引导网民理性上网。结语部分从构成网络舆情各要素出发,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和应对做了一些思考,希望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能够舆情发展节点,掌握应对技巧,重塑政府形象。本文尝试运用案例分析法将理论基础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出可普遍应用的对策,以期对粮食部门引导应对涉粮网络舆情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从各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在体系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在建设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时,关键在于明确落实政府责任。中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已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立于不败之地,需
本文主要从解决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的环境污染问题出发,根据相应的问题也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
根据郑州市相关部门数据,截止2016年底,郑州市城中村拆迁累计启动359个,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用地,为拉大城市框架、推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郑州市
2016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962.51亿吨公里,其中旅客吞吐量4.879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68万吨。民用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18个(除3个通勤机场),87.2%的地级市在100公里范围内都有民用运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政治资源,通过对相关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出老干部的正能量,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是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必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