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对高启诗歌全面的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对高启做一个概括性的说明,并简单介绍研究现状;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高启心态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分析高启强烈的个性自觉意识。笔者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高启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自觉意识,突出表现在,他把个人立身之本定位在诗歌创作上,对于当时纷争的局面,采取了避世的方法以维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其二是探讨高启不同于以往隐士心态的特征。笔者认为,高启所呈现的心态,在历代以来的所有的隐士心态中都是非常罕见的,高启的心态不再是传统隐士所表现得平和、安宁的心绪,相反,他的内心却呈现出一种焦虑、恐惧甚至惊悚。高启的心态一方面源于他强烈的个性自觉意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要求他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是诗人所面对的现实却对这一理想的实现设置了重重的阻碍,不仅如此,随着封建末世的到来,对于个体的限制也愈来愈多,士人们除了为皇朝的家奴之外,别无选择。诗人内心的焦虑不安恰恰是这两方面矛盾碰撞的结果,同时,诗人以他敏感的触角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以往隐士所没有透漏出来的多层面的内心世界。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高启文艺理论观的探讨,把高启的文艺观置于元末明初的环境之下,分析“兼师众长,随事模拟”承前启后的意义。高启以诗人的身份安身立命,诗歌对于他来说是全部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在诗歌的世界中,他企图超越前人,融会各家所长,在元末以学二李相号召的诗坛上来说,体现了诗人更为开阔的艺术视野,同时,对于明代的诗坛特别是明初“宗唐尚雅”的风气也具有开启作用。第三部分,对高启诗歌主题所作的研究,分为四小节。其一,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高启虽然在较长的时间内隐居江畔,但是对于现实和历史他有着自己的思索,这种思索浸透着诗人对于民瘼的关注。其二,对个体命运的深沉感叹。高启高度觉醒的自我意识也正是体现在他对于个体命运的关注方面,要求实现个体价值的强烈的渴望与所依附的外在社会环境的碰撞,激发了诗人对个体命运的深沉的感慨。其三,对亲人、朋友的挚爱之情。其四,对山水的关注。在对山水的关注中,高启熔铸了个体所有的情感体验,山水见证着诗人敏感而又脆弱的内心世界,同时,高启笔下的山水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第四部分,对高启诗歌艺术的辨析,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古体诗、近体诗(包括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所作的研究,探讨高启各体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