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自然灾害原有的致灾因素和致灾源不断外延和激化,灾害后果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如何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风险评价越来越被认为是灾害预防及控制的有效工具之一。
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但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区域,早涝灾害即是其中对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灾害。本文以天津地区旱涝灾害为例,运用风险理论,通过建立定量风险评价概念模型对旱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价,以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综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自然灾害定量风险评价概念模型,主要包括针对可能性要素的危险性评价和针对后果性要素的脆弱性评价两大模块,最后通过风险等级矩阵将结果组合,实现风险评价。
(2)运用信息扩散理论评估模型研究天津地区不同程度旱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完成危险性评价工作。
(3)在纵览当前脆弱性综合评价基础上,基于优化的目的,在权重确定及综合评价模型选择上均采用“组合”的思路,改进传统的综合评价模型。
(4)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及脆弱性影响因素,具体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应用上述改进的综合评价模型分别选取8/6个指标对天津旱/涝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价。
(5)借助风险等级矩阵将危险性评价和脆弱性评价结果组合,得到天津地区旱涝灾害风险情况。结果表明,目前除个别区域旱涝灾害风险稍高,需注意采取措施外,大部分地区风险等级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整体上旱涝灾害风险不高,在可接受水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