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经济高速增长、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内铁矿石生产严重的供不应求,导致我国钢铁工业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正逐渐加大,铁矿石价格屡创新高。在此背景下,我国储量达80亿吨的难选高磷赤铁矿,特别是鄂西“宁乡式”鲕状赤铁矿的开发利用再次提上了日程。
本课题概述了鄂西赤铁矿的地质条件及矿石性质,分析了国内外铁矿脱磷工艺的研究现状,对各种传统选矿工艺以及较新型的选矿方法如生物选矿、选择性团聚等进行探讨,同时对新型的选矿设备和药剂做了一些了解。鄂西高磷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性质复杂、含磷量高,众多的选矿方法都很难使其达到冶炼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可行性,选择了选择性絮凝脱泥一反浮选脱磷的工艺流程。
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工艺矿物学分析考查了宜昌某赤铁矿的性质,采用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捕收剂MG和抑制剂HZ,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索了浮选药剂用量、矿浆温度、矿浆浓度等因素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粗选NaOH用量为2000g/t,抑制剂HZ用量为1500g/t,CaO用量为500g/t,捕收剂MG用量为300g/t,精选ⅠMG用量为300g/t,精选ⅡMG用量为200g/t为最佳药剂制度,在给矿铁品位为50.09%、磷品位为0.53%的条件下可获得精矿铁品位57.43%,铁回收率71.80%,磷品位0.18%的优良指标。
组合用药试验表明:在MG:MY=2:1时组合用药的协同效应达到最大,药剂总药量为300g/t时可以获得单独使用MG800g/t相近的浮选指标,从而大量的减小了捕收剂的用量,降低了选矿成本。因此此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
选矿产品XRD分析表明,精矿产品中赤铁矿含量大量增加,尾矿中主要为石英等脉石矿物,通过反浮选铁矿物与脉石矿物发生了选择性分离。MG、MY以及经MG、MY处理后的尾矿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G是脂肪酸皂类、MY为烷基磺酸盐,它们均与脉石矿物发生了化学吸附。组合药剂产生协同效应是由于两种捕收剂的在矿物表面发生共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