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a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的钻探及地质研究表明,蜀南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有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具形成中~小型整装气藏的条件。随着MLC、YB、TFC、MJP等中~小型整装气田的发现,使嘉陵江组成为蜀南地区新的勘探重点。但勘探中遇到的问题是,在2001年蜀南地区嘉陵江组专层井钻遇储层率为100%,大部分专层井在嘉陵江组测试均获工业气流,但其中除少数井测试产量达到5×10~4m~3/d以上外,其它井测试产能均较小;此外嘉陵江组储层厚度薄是储层预测中面临的难题。本次研究就是在已取得的地质研究和钻探成果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从已钻井出发,深入研究嘉陵江组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寻找解决针对嘉陵江组薄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以求不仅定性地预测储层的有无,还要解决储层量化预测方面的问题,准确地预测储层的好坏,划分气藏的高产区带。在预测过程中尤其要解决预测纵向分辨率的问题。 本次研究选择麻柳场构造和二里场构造开展嘉陵江组储层预测工作,通过这次研究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如下: 1.利用地质,测井,地震的综合研究认为,嘉陵江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低波阻抗特征。当储层中充有流体,地震波通过时会产生速度和密度的下降,使储层表现出低波阻抗的特征,并与围岩形成较大的波阻抗差,易于识别,故储层的地震特征主要表现为低阻抗(低速)特征。 2.从嘉陵江组储层具有低波阻抗这一地震响应特征出发,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首先通过低波阻抗特征来识别储层,进而解决储层厚薄的量化预测,最终通过孔隙度反演来预测储层的好坏。 3.嘉陵江组云(灰)岩储集层在构造褶皱及断层作用下,岩性较纯且具有一定孔隙的储层易破碎产生有效断层裂缝,这种储渗段的地质特征在电性曲线上表现为深浅双侧向出现正差异。因此利用深浅双测向反演技术探索性地对嘉陵江组储层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 4.开展正演模型研究,经过方法试验证明,采用的地震反演技术的精度能够满足对嘉陵江组薄储层预测的要求。 5.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针对蜀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的识别及预测技术,预测成果经后续钻井证实与已知的地质认识符合较好。因此认为抓住云(灰)岩储层的低波阻抗特征,并结合深浅双侧向的正差异分布特征,运用多属性的地震反演技术来寻找有利储渗体是解决蜀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预测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关键词:蜀南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地震反演
其他文献
论文主要研究了磁法勘探数据处理中的化磁极方法.化极是磁异常处理的基础,目前常用的化极方法主要在频率域中进行.论文研究了化极因子的特点,对当前常用化极方法进行了必要的
国内外众多的盐湖盆地都是重要的含油气区,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亦然,如塔里木盆地、东营凹陷、东濮凹陷、潜江凹陷等等.其古地貌特征对盐湖盆地的盐类物质来源、盐湖沉积体系
地理信息系统(GIS)集现实世界对象的空间位置和人文经济信息的管理于一体,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计算机实现模型,达到信息存储、处理的高效、一致和应用程序开发的方便、易维护,是使
多波波场数值模拟和偏移成像一直是地球物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两者都是建立在弹性波波动方程的基础之上。弹性波波动方程可以很好地保留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运
在并联机构运动的研究中,位姿是最重要参数之一,但是实际中,因为制造水平的限制,并联平台的位姿精度不太理想,而研究人员需要实时掌握并联机构的位姿信息。在各种位姿测量方
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拟建古水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澜沧江上游段,区内高山峡谷地貌较发育,岸坡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强烈,沿岸发育多处由倾倒变形演化的大滑坡,争岗滑坡就属其中之一。争岗滑坡
人工关节置换术,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关节严重病变的重要手段,其10年成功率已超过90%,被誉为20世纪骨科发展史中重要里程碑之一。我国已于2002年加入“骨与关节
地震数据包含了反映地下介质特征的丰富信息,尤其是含流体孔隙介质中存在的地震衰减和速度频散。因此,使用合理的方法模拟地下介质的地震响应,探索地下介质的异常特征与地震
以海口市地下水漏斗中心区的深层坚硬饱和粘性土为例,从应力作用下饱和粘性土中水的渗透-运移-释出与土体变形相耦合的观点出发,通过大量的模拟天然应力状态及抽水地下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