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诉讼的生命在于保障实体权利的实现,实体权利只有经过诉讼程序的保驾护航才能够真正成为当事人享受到的实际利益。然而“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诉讼要产生效率不可避免的需要投入成本。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成本的来源又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负担成本的理性的民事纠纷主体,如果觉得成本与效率比例无法接受,自然会排斥诉讼,寻求更为经济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旦如此,诉讼的生命将会枯竭,法律也将丧失存在的现实价值。本文从民事诉讼成本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仔细分析民事诉讼成本的主要构成及其运作原理,并结合各地相关的诉讼成本,分析我国诉讼成本的运行现状及其成因,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探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各种完善措施,为推进我国诉讼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民事诉讼成本的基本原理分析。此部分,首先包括民事诉讼成本的概念,性质与特征,诉讼成本的分类与构成,把民事诉讼成本按照性质不同归结为国家成本与私人成本两个方面,且按照表现方式不同分为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两种情况,再对这两分类的意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运用法经济学方法分析民事诉讼成本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操作方法。首先从民诉成本的理论论证运用经济学分析的合理之处,即可以保障民事诉讼主体的基本权利,提高民事诉讼的效率,降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支出成本。接着简要介绍本文研究所依据的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工具,对民事诉讼成本的相关概念作出分析。以此为基础,解析了民事诉讼成本的构成因素,并以经济学方法对现行民诉的运行效果作出评估。第三部分,主要讨论民诉成本的历史沿革以及域外的对比研究。首先陈述了我国民事诉讼成本的发展阶段,从不同阶段解读出相关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对外国民事诉讼成本相关的介绍,对比研究我国的优缺点,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综合现有体制下我国民事诉讼成本考量,对下文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做好铺垫。第四部分,我国民事诉讼成本的现状考察。首先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诉讼成本的具体规定进行分析,以及对现有体制下我国民事诉讼成本考察;接着分析指出我国现有民事诉讼分担中所存在一系列问题:民事诉讼费用方面的不合理,诉讼费用负担过重、司法救助名存实亡、小额诉讼入不敷出、司法实务中的乱收费;诉讼程序不科学、民事诉讼成本归结不全面、民事诉讼成本分担原则不适当等。第五部分,对我国民事诉讼成本的完善。针对第四部分所述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成本理论的分析情况,本文具体提出了构建更合理的诉讼费用,确立合理诉讼费用依据,确立合理诉讼费用内容,完善诉讼费用救助,建立诉讼费用保险,提高审判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增强审判人员综合素质,实现多元方式解决纠纷,完善民事诉讼程序的可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