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乙醇脱水的生物质吸附性能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o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生物质吸附剂气相选择性吸附脱水制取无水乙醇工艺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设计了小试规模的固定床恒温吸附塔,塔内径为25mm,有效装填高度为90cm,进料为乙醇浓度为93.4﹪wt的乙醇/水混合物气体.考虑到中国有丰富的稻谷资源,以稻谷为原料发酵制乙醇具有十分良好的前景,该研究主要针对以稻谷粉为吸附剂进行研究,同时也研究玉米粉的吸附性能,以进行比较.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操作温度89℃下,105℃烘干5小时的稻谷粉和玉米粉均能得到99.5﹪wt乙醇的产品;若定义99.5﹪wt乙醇浓度为透过点,稻谷粉和玉米粉的吸附生产能力为0.2256-0.0915g乙醇/g吸附剂,对水的吸附能力为0.0159-0.0065g水/g吸附剂;相同烘干条件下,与玉米粉相比,稻谷粉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剂对纯乙醇吸附量甚微,以此推断以上吸附剂对水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其他文献
C-S键作为重要的化学键,存在于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所以C-S键的有效构建一直是有机合成方法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过渡金属催化的C-S键的有效构建还依靠苛刻的反应条件,所以C-S键构建的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展。脂肪羧酸的廉价、性质稳定使得它们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起始原料。因此,本论文利用脂肪族羧酸为底物,在银盐的作用下实现脂肪羧酸脱羧的C-S交叉偶联。开始选择以1,4-苯并二烷一2一羧酸和二苯二硫醚
淋巴增强因子-1 (Lymphoid enhancer factor 1, LEF1)是淋巴增强因子/T-细胞因子(LEF/TCF)家族的成员之一,也是Wnt经典通路中的一个核心成分。LEF1通过与β—连环蛋白结合形
二氧化锡作为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导电、抗腐蚀、热稳定性高等诸多优良特性,锑的掺杂能够大幅度降低其电阻率,并提高其透光率,因而掺锑氧化锡纳米颗粒及其分散体被
精馏是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技术,精馏单元的能耗在整个过程工业的能耗上占有很大的比重.传统的精馏塔及其精馏序列已不适应当前过程集成、设备集成的发展趋势.突破传统的简单塔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上升,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给燃料电池普及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了机会,因为它有产物无污染,可低温操作等优点。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反应的顺利进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到目前为止,含贵金属铂的催化剂一直都是人们追逐的主要对象。可是因为铂昂贵的价格,催化剂较短的寿命却使燃料电池事业停滞不前。因此,对降低铂用量,增加催化剂寿命的研究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有利于燃料电池的跨越
本论文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产纤维素酶细菌LBT-3.6进行了紫外、微波复合诱变,选育到一株滤纸酶活力提高了202.7%的突变株WB-2。同时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最佳条件为:麸皮50g/L,(NH_4)_3PO_4 0.4%,蛋白胨0.1%,NaCl 0.4%,Tween800.2%,接种量3%(V/V),pH8.0,30℃培养48h,滤纸酶活力达到12.35U/mL。还研究了红、黄、蓝、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