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场域下的留守妇女媒介形象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涌现大量就业机会,农民出于经济效益考量外出打工,家庭中被动留守的妇女成为我国乡村社会的特殊景观。关注农村留守部队的中年群体主力——留守妇女,维护留守女性群体权益,对我国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存在着社会大众对于该群体印象刻板化、认知模糊化、看客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留守妇女群体的权益保障。因此将留守妇女形象具象化,并通过形象变迁剖析其背后的主导力量,从而窥探留守女性的主体性地位变迁成为认知该群体的重点。本研究中笔者致力于研究改革开放40年历时变迁中,留守女性到底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并通过对留守女性在媒介中显性形象的归纳,探究这些形象的建构受到何种社会深层力量制约,并发掘该群体的女性地位变迁。因此笔者以留守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日报》关于留守妇女议题的报道以及快手APP中留守妇女自我呈现的视频内容作为研究样本,结合框架理论与自我呈现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进行研究。本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人民日报》以及快手APP中留守妇女形象的建构特征做出定量分析,论证对留守女性形象建构起制约性力量的“国家”、“家庭”与“社会”场域叙事的形成及变迁。第二、三、四章笔者分别阐释了“国家”、“家庭”及“社会”三大不同场域中留守妇女的媒介形象特征,着力分析该场域隐性力量在不同时期如何作用于留守妇女媒介形象建构,并探究留守女性的主体性地位变迁。笔者研究发现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对留守女性形象建构框架存在区隔,新媒介中,留守妇女利用技术赋权呈现的自我形象是传统媒介中被单向度建构的形象补充。留守妇女媒介形象总体以国家中的弱者女性、家庭中的平等女性以及社会中的文化公民女性身份出现。在40年的历时变迁中,制约媒介形象建构的三大场域存在整体性变迁,模式为:国家叙事占据主导→国家话语退潮→家庭结构性力量凸显→家庭话语与社会场域制约并存。在三大结构性制约力量的博弈中,留守女性地位得到不断提升。
其他文献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所采用的福利制度模式仅仅运行了20余年便难以为继。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改革后,美国福利制度仍然矛盾重重。探究美国福利制度不可持续性的根源,对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按照“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历史分析——得出结论”的基本思路,对美国福利制度自大萧条至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福利制度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之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刑法讨论的焦点。其作为义务的来源问题很复杂,时常涉及道德问题。为了平衡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我国刑法在缺乏相应规范的前提下,司法实践往往更加侧重对道德义务上的考量。毕竟法离不开社会,法律规范的最终目的就是调整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公民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当今社会,公民的道德水平却存在下降趋势。当社会关系中某一具体人因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在当代万物皆媒的时代,公众参与到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并生成了自己对“真相”的判断标准,对新闻真实性的坚守也愈发困难,社交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发展更是导致整个社会走入了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蔓延发展难以遏制。处于后真相时代,新闻把关难度加大,信息失实与新闻失范现象频发使得民众对新闻报道更加谨慎对新闻媒体丧失信心,事实核查作为保障新闻真实性和抑制假新闻及挽救新闻业颓势的重要举措重新步入大众视野。本文从后现
2020年后,我国贫困治理将步入新阶段,如何克服返贫、保证贫困人口增收的可持续性成为贫困治理关注的重点。同时贫困地区往往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何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成为我国贫困治理中面临的难题。绿色减贫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减贫理念。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绿色减贫既有研究,首先明确了绿色减贫的相关概念,界定了绿色减贫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基于经济学基础理论及我国绿色减贫的实践,总结归纳出我国
青少年是教育的关键时期。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不仅聚焦越轨行为,也聚焦于其自身的认知,注重行为与认知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因此,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可以帮助未成年人的帮教效果最优化。另一方面,公检法机关能够为处于侦查状态的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很大的司法支持,因此,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帮教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保障服务的顺利进行。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通过选取确定合适的服务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闯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当中。作为一次波及人数较多、防控难度较高、传播速度较快、耗时耗力较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短时间内进行了详细周密地部署。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及时响应、积极行动,共同打响了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而言,更多是需要思考: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都
为促进国际商事调解制度的发展,《新加坡公约》于2019年8月7日开放签署,中国积极参与该公约的制定以及签署,该公约已于2020年9月12日生效,目前在我国处于待批准状态。《新加坡公约》旨在解决经国际商事调解达成的和解协议的跨境执行问题,赋予和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对提高国际商事和解协议的执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加坡公约》的适用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事调解的专业化及国际化水准,但目前我国商事调解制度尚有很
在新冠疫情下,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快速增长,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主流媒体也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优势积极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而共情传播已成为短视频传播中常用的传播策略之一,它是通过理解他人的感受而产生一种情感共鸣并进行传播分享,更进一步加深主流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激发正能量精神,形成广泛的凝聚力。主流媒体也积极探索共情传播方式,在官方抖音短视频平台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共情传播为出发点
PPP是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模式。在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政府诚信履约对于激发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至关重要。PPP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签订PPP项目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使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确保PPP项目顺利实施。但是部分PPP项目签约之后,由于政府诚信履约意识不足、法律政策变更等因素的影响使PPP项目合同无法履行,引发政府违约事件,导致PPP项目无法顺利进
近年来,由于我国离婚率的上升及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长,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而单亲家庭儿童作为未成年人中较为敏感和特殊的群体,更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受到家庭结构突变或是家庭角色缺失的影响,单亲家庭儿童往往更容易形成内向、自卑的性格与消极的自我认知,导致他们在社交情景中更容易受挫,如果没有正确、及时地引导,便会逐渐产生社交焦虑情绪,甚至造成社交焦虑障碍等心理问题。本研究采用儿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