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nanoHA涂层BCP人工骨的制备及在兔脊柱融合模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200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大量骨缺损都需要进行骨修复。在美国每年进行骨组织修复手术有50万台次,脊柱融合手术超过30万台次。自体骨被认为是骨移植的金标准,但高达30%的供区相关并发症以及骨量不足限制了其应用。人工合成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骨移植替代材料,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和双相磷酸钙(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 B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和科研中进行骨修复和脊柱融合。其中,BCP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适中的生物降解性,有利于促进新生骨生成和骨整合。与普通HA相比,纳米级HA (nano-Hydroxyapatite, nanoHA)有更优异的生物活性,有利于细胞黏附和成骨分化,促进骨长入和骨整合。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电磁场能够促进细胞成骨分化,增殖,加快新骨形成,与人工骨联合应用,能够改善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组合磁场(Combined Magnetic Fields, CMF)用于临床治疗骨折、骨不连和延迟愈合已有10余年,也被用于提高脊柱融合率。由于BCP比单纯HA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降解性,而nanoHA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我们设想在多孔BCP人工骨表面和孔壁上进行nanoHA涂层能够提高多孔BCP人工骨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将此新型材料用于兔脊柱后外侧融合模型,再联合CMF辅助治疗以进一步提高此新型材料的脊柱融合效果。基于以上设想,本课题按下述两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新型nanoHA涂层多孔BCP人工骨的制备研究目的:制备一种新型nanoHA涂层多孔BCP人工骨(nanoHA coating porous BCP artificial bone, nanoHA/BCP)。研究方法:采用水热化学沉积法(简称水热法)、仿生矿化法和超声辐射(40KHz)下仿生矿化法进行多孔BCP人工骨的HA涂层实验。排水法测量多孔人工骨孔隙率、吸水率和密度。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进行物相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观察形貌表征、生物力学检测人工骨的力学性能。结果:(1)水热法涂层对多孔BCP人工骨的孔隙率和吸水率及密度没有显著影响。水热法在玻璃相多孔BCP人工骨形成的涂层为短棒状纳米级HA晶体,平均直径58.3nm,长度在100-400nm之间。在晶体相多孔BCP人工骨的涂层为微米级HA六方晶体,横径平均长为434.8nm,长度在1000-3000nm之间。水热法涂层轻度改善玻璃相多孔BCP人工骨杨氏弹性模量、最大弯曲载荷和压缩强度(P>0.05),显著改善晶相多孔BCP人工骨的力学性能(P<0.05),但玻璃相多孔BCP人工骨的力学性能显著好于晶相多孔BCP人工骨(P<0.05)。(2)多孔BCP人工骨浸入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 SBF)后形成微米级花簇样HA晶体,平均横径为142.2nm,长度在2μm以上,HA形成量具有时间依赖性;40KHz超声辐射对仿生矿化法制备多孔BCP人工骨的HA涂层形成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1)采用水热法能够制备nanoHA涂层多孔BCP(玻璃相)人工骨,并可改善其力学性能;(2)采用水热法能够制备微米级HA涂层多孔BCP(晶相)人工骨,并可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3)仿生矿化法能够在BCP人工骨表面形成微米级HA涂层,但40KHz超声辐射不能提高多孔BCP人工骨表面HA沉积;(4)纳米HA涂层的玻璃相多孔BCP人工骨力学性能更佳,接近于天然骨强度,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用骨移植材料。第二部分nanoHA/BCP移植联合CMF辅助治疗对兔PLF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观察nanoHA涂层是否能够提高多孔BCP人工骨进行兔腰椎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 PLF)的融合率,观察CMF辅助治疗联合nanoHA/BCP进行脊柱融合的效果,探讨CMF和nanoHA涂层在脊柱融合中作用机制和原理,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家兔制作双侧L5/6横突间融合模型,根据CMF治疗和骨移植材料种类把48只成年兔随机分成6组(CMF治疗组:G1组:CMF+自体髂骨;G2组:CMF+nanoHA/BCP;G3组:CMF+BCP;CMF治疗对照组:G4组:安慰剂+自体髂骨;G5组:安慰剂+nanoHA/BCP;G6组:安慰剂+BCP)。术后1周开始CMF治疗,每天30分钟。CMF治疗8周后安乐死处死实验动物,进行以下检测评估:(1)触摸法评估脊柱融合率;(2)X-ray评估脊柱融合、计算融合区校正光密度指数;(3)CT扫描观察融合情况和植入物形态变化;(4)FESEM观察人工骨自体骨融合界面,人工骨内部孔隙新生骨形态、矿化率,植入物形态变化;(5)三点弯曲实验检测脊柱融合节段的弯曲刚度、最大应力和最大弯曲载荷;(6)组织学分别进行脱钙和不脱钙标本观察分析评估融合情况,计算融合率,人工骨残留率和新生骨长入比。免疫组化分析融合区BMP-2和TGF-β1的表达;(7)XRD物相分析植入体内9周后人工骨物相变化。结果:(1)触摸法、X-ray法和组织学评估G2组脊柱融合率最高,G6组最低,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CMF和nanoHA涂层都显著提高脊柱融合率(P<0.05)。(2)X线片显示融合区校正光密度指数G2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析因分析显示CMF和nanoHA涂层显著提高融合区校正光密度指数(P<0.05)。(3)CT、FESEM和组织学显示新上骨在横突间形成连续骨桥连接,在人工骨周围形成新生骨痂包裹,可见到新生骨小梁从自体骨长入人工骨孔隙内,与自体骨形成骨性结合。(4)FESEM显示G2组人工骨与自体骨结合更紧密,人工骨与自体骨间隙显著小于其G6组(P<0.05)。人工骨孔内矿化率以G2最高,与G6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nanoHA涂层显著提高孔内组织矿化率。(5)组织学显示G2组人工骨孔内新生骨多于其他组,以新生骨为主,纤维组织含量较少。相对来说,G6组人工骨内新生骨含量最少。G2组新生骨长入比显著高于G3、G5组和G6组(P<0.05),G6组显著低于G4和G5组(P=0.039,P=0.052)。析因分析结果显示CMF治疗提高人工骨骨长入比10.31%(P<0.05),nanoHA涂层能显著提高9.87%(P=0.001)。G2组融合评分显著高于G3、G4和G6组(P<0.05),G1组显著高于G6组(P<0.05),余各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别。析因分析结果显示CMF和nanoHA涂层显著提高融合评分(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MF显著提高融合区BMP-2和TGF-β1的表达(P<0.05),nanoHA涂层对其表达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不脱钙组织切片计算人工骨残留率结果显示G2、G5组低于G3和G6组,析因分析结果发现CMF对于人工骨残留率不产生明显影响,nanoHA涂层降低人工骨残留率12.36%(P<0.05)。(6)生物力学结果显示G2组脊柱弯曲刚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G5组显著高于G4和G6组(P<0.05),G1组显著高于G4组(P<0.05)。析因分析显示CMF显著提高脊柱融合的弯曲刚度20.41N/mm (P<0.05),植入物因素也能显著提高脊柱融合弯曲刚度达23.85N/mm (P<0.05)。(7)XRD结果显示人工骨植入后结晶度下降,nanoHA/BCP中HA比例下降,BCP人工骨HA比例增加。结论:(1)多孔nanoHA/BCP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和降解性,可作为一个有前途的脊柱融合骨移植替代材料。(2)CMF和nanoHA涂层都能够显著促进脊柱融合和提高融合效果,CMF治疗改善了人工骨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3)CMF治疗联合nanoHA/BCP进行兔脊柱后外侧融合能够显著提高融合率,融合效果好于单纯的自体骨融合,可作为脊柱融合的一种新方式。
其他文献
Daintain最初由猪小肠中分离出来,AIF-1 (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 AIF-1)是从人心脏异体移植排斥反应中克隆出来的,序列比对表明二者高度一致,因此称为daintain/AI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仍采用聚合物驱油层动用技术界限标准,导致三元复合驱控制程度低、开发效果差,运用"动静"结合的分析方法,按照油层沉积类型、河道砂钻遇率等指标,将大庆油
<正>机构分设以来,南阳市地税系统2000多名干部职工在总局、省地税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两个转移”为统揽整个税收工作的总纲,以加强基层税务所建设为落实总局“两个转移”、
中国一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家系,一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家系临床和基因突变及基因表达研究。多发性骨骺发育不
应日本北海道阿寒町丹顶鹤爱护的邀请,由吉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吉林省的丹顶鹤"摄影展于日前在北海道举行。日本北海道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丹顶鹤生息地之一,每年都
背景瘢痕疙瘩是具有瘢痕体质病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生的良性皮肤肿瘤。有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参与了瘢痕的形成过程。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l)作为一种新型的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骨科术后或创伤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骨科常见急危重症,其主要病理变化表现在肺部,也就是肺脂肪栓塞(PFE)。单纯脂肪栓塞是指肺实质或外周循环中发现脂肪
医疗机器人的出现为血管吻合手术带来了新的发展。与传统血管吻合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血管吻合手术具有精度高、操作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手眼配合不协调和触感信息缺失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