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六字诀”对比常规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和呼吸肌功能的影响,促进“六字诀”在临床康复中的推广应用,为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有效可行的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受试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2015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关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1]。本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产生的随机编码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和组30例。治疗组采用“六字诀”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其中“六字诀”是在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的具体原则是根据患者呼吸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情况,始终确保患者的呼吸及口型发音符合“六字诀”的要点,以逐步完成呼吸发音为目标。两组每次干预的总时间为45min,其中“六字诀”和常规呼吸训练时间各为20min,常规康复训练时间为25min,每周5次,干预3周。观察指标主要为躯干损伤量表(TIS)、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分析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和呼吸肌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膈肌移动度、肺通气功能指标、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反映其对膈肌、肺通气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躯干损伤量表(TIS)的比较经3周的干预,组内比较,2组脑卒中患者的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躯干协调性分量表和TIS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六字诀”组相较于对照组,在动态平衡、躯干协调性分量表和TIS总分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静态平衡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的比较组内比较,“六字诀”组MIP、MEP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MIP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P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六字诀”组相较于对照组,在MIP、MEP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腹内压变化的比较根据腹内压变化测试的结果,3周干预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六字诀”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膈肌移动度的比较仅在平静吸气时,“六字诀”组的膈肌移动度增加且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相比,膈肌移动度在平静吸气时和最大吸气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大吸气末,两组的膈肌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数值上都有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比较组内比较,“六字诀”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FVC(P<0.05)、PEF(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FEV1、MMEF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肺功能指标“六字诀”组相比较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比较3周干预后,2组BBS、MBI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六字诀”组相较于对照组,MB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六字诀”相比较常规呼吸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和呼吸肌功能;2.“六字诀”相较常规呼吸训练,能更有效提高患者肺通气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