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预期收益对个人行为参照点变动的影响——基于处置效应下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hw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影响,以至于陷入认知陷阱,导致金融市场中较为普遍的认知偏差。而“处置效应”就是投资者倾向于过长时间地持有账面上已产生投资亏损的股票,而过早地卖出账面上已产生盈利的股票。与传统的金融学不同的是,本文研究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  研究参考点和处置效应有助于把握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提高投资者理性、促进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缺少经验,没有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及投资心理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风格,信息不对称情况比较普遍。  对处置效应的研究国内文献相对较多,但国内文献中很少利用市场数据和实验设计进行实证研究,大多数都是采用交易所个人交易帐户数据,并没有采用市场数据。至于参考点变动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甚少,而对于参考点变动方向的研究在我所看文献中几乎还没有涉及。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的股票为样本,基于2006年4月份到2009年12月的数据,排除金融行业的股票,排除在此期间被ST、PT的股票以及交易的连续时间小于10个季度的股票。以此来分析投资者的参考点会不会根据公司发生的特定事件进行变化,不同性别的投资者对于处置效应的反应是否相同。  本文先用参数检验验证了,市场上存在处置效应,投资者的参考点会根据公司发生的特定事件进行变化;女性在处置效应上的反映比男性更明显。接着使用非参数检验作为可行性检验,结果也说明投资者的参考点会根据公司发生的特定事件进行变化;女性在处置效应上的反映比男性更明显。  本文进一步采用了调查问卷这种实验的方式,对之前的实证结果进行检验。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实证检验的结果完全相同,也是投资者的参考点会根据公司发生的特定事件进行变化;女性在处置效应上的反映比男性更明显。
其他文献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门学科,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学对企业这个“黑箱”的研究也是不断深入的。近年来用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分析家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市场的国内化竞争趋势日趋加剧,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显然,以品牌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无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将物流业确定为基础性、支持性的重要产业进一步推动了物流服务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