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工业污染土壤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qidf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东北重工业区污染土壤由于对人体健康和周边环境的危害性,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主要基于重金属总量浓度,然而土壤颗粒进入口腔后,人体内的重金属并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因此明确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影响因素的耦合作用,优选工业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体外模拟方法,以重金属生物可给性代替保守的传统方法总量/形态法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更准确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成本效益。本研究以污染周期长、污染物复合且修复治理难的典型东北重工业场地——某有色冶炼加工厂为研究区,根据前期场地调查已布设点位的污染情况,选取0~2.5m深度内的6个点位共采集21个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总量和土壤溶液中阴阳离子含量,开展土壤砷的Shiowatana连续提取实验和SBRC、PBET、中国药典、UBM体外胃肠模拟提取实验,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赋存特征,并用Visual MINTEQ模型验证;筛选出25个可能影响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环境因子(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进行相关分析、冗余分析,根据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重金属生物可给性预测模型,从而揭示东北重工业区土壤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土壤中超标元素包括铜、铅、砷,整体来讲超标率低;镉浓度较小,未超标。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生产车间和供暖动力车间,存在重金属复合污染;纵向上,土壤重金属浓度、水溶态砷、表层吸附态砷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先升高再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0~1.3m深度内,并且大量重金属总量、活性重金属形态累积在主要为亚砂土的杂填土最深层(0.8~1.3m)。(2)水溶态砷、表层吸附态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粒径、电导率、p H、Ca2+、TAs、Na+。采用Visual MINTEQ中Gaussian DOM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验证研究区土壤中砷的水溶态砷和表层吸附态砷形态分布,并验证砷的化学形态为As(V)砷酸盐。砷在胃肠中的生物可给量主要影响因素是表层吸附态砷、砷总量(TAs)、极细砂、铜总量(TCu);铅在胃肠中的生物可给量主要影响因素是铅总量(TPb)、TCu、电导率、Ca2+;镉在胃肠中的生物可给量主要影响因素是镉总量(TCd)、TPb、有机质、p H、阳离子交换量(CEC),主要影响因素总解释率达到了84.9%以上。(3)污染土壤中砷、铅和镉的生物可给量较大。镉、铅、砷重金属总量对其生物可给量影响都是最大的,土壤理化性质中粒径、电导率、p H对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影响较大,重金属之间拮抗作用、协同作用也有较大影响。土壤p H升高时,重金属镉、铅、铜生物可给性降低,砷的生物可给性升高;土壤盐分即电导率与重金属镉、铅、铜生物可给性呈正相关,与砷生物可给性呈负相关;金属有效态含量多在极细砂中。土壤中铅、镉、砷在人体胃(BCG)、肠(BCGI)中的生物可给性预测模型为:BCG(Pb)=0.247 TPb-0.021电导率+0.934,BCGI(Pb)=0.010 TPb+0.201;BCG(Cd)=0.83 TCd-0.002电导率-0.436中粉+5.332粗粉-1.738,BCGI(Cd)=0.066 TCd+0.02 TAs-0.196;BCG(As)=-0.160+4.220极细砂+0.156 X2,BCGI(As)=0.076 TAs+0.719 X5-0.383。体外模拟方法中p H控制值是导致土壤砷生物可利用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有机组分是导致土壤铅、镉生物可利用性差异的主要原因。UBM方法得到的回归模型代表铅、镉的生物可给性,中国药典、PBET方法得到的回归模型代表砷的生物可给性。中国药典方法模拟本土人体胃肠道环境所得镉、铅、砷生物可给性浓度较低。(4)研究区土壤中存在较大的类金属砷致癌风险,存在镉致癌风险,存在铜非致癌风险。因此需要对土壤中砷、铜、镉进行修复后再开发利用,不需要对研究区土壤进行铅修复治理。根据重金属总量进行人体风险评估,高估了致癌风险CRois和危害商HQois,易修复过度;若基于重金属生物可给性进行健康风险评估,CRois、HQois的均值降低30%—86%。铅、镉的生物可给性采用UBM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更安全准确,砷的生物可给性采用PBET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更安全准确,或可保守地采用生物可利用率最大值进行评价修复,水溶态砷和表层吸附态砷总浓度也可以代替砷生物可给量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综上,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体外模拟方法、土壤理化性质、砷赋存形态以及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工业污染土壤中砷、铅、镉生物可给性影响的耦合作用,并构造生物可给性预测模型,对准确评估人体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正>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逆向设计,以单元为模块,以评价为先导,设计真实学习任务,在活动中构建学生学科关键能力,能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逆向设计首先拟定预期的学习结果,然后决定可接受的评估证据,最后计划适合的教学与学习经验。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指明了清晰的路径。本单元的解读与设计,我们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聚
期刊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对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本文介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情况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强化实践教学功能、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手段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政治引导,有利于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知识拓展,有利于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能力塑造。通过朗诵抗战诗词、演唱抗战歌曲、讲解抗战故事、表演情景剧目、参观抗战遗址和纪念馆、创造抗战文艺作品、撰写研究成果等方式来开展课内外、校内外实践环节。思政课教师应通过加强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做好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加强对学生参
<正>作为胡适的学生,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不仅直接继承了老师在红楼梦研究上的衣钵,而且在新诗创作上也紧随左右,从而与老师一起,成为初期白话诗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者之一,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俞平伯的《愿你》一诗,与胡适的《"应该"》有异曲同工
期刊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稻米中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食用健康风险,运用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分析了稻米中模拟胃阶段和肠阶段可提取的重金属含量.运用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重金属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稻米中不同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较大.稻米中Ni、Zn、Cd和Pb在胃阶段的平均生物可给性高于肠阶段;而稻米中Cr、Cu、As和Hg在胃阶段的平均生物可给性低于肠阶段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胶原蛋白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120例AD患者为AD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GGT和CTHRC1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AD组
资本空间化是资本在空间中扩张并按照资本逻辑形塑和再造空间的过程,马克思资本空间化思想就是马克思对于资本的空间配置和生产方式的空间性演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的资本、空间与人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马克思置身于社会制度交替的特殊历史时代,其资本空间化思想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商业资本主义兴起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为资本在空间中流动奠定了秩序性前提;工业化使资本不断在空间中聚集,为空间成为商品提供了必要条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内涝灾害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内涝灾害频发的广州市海珠区为研究区域,采用Info Works ICM建立一、二维耦合的城市内涝模型,基于灾害风险系统论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积水情景模拟结果获取致灾因子指标数据,综合评估海珠区的内涝灾害风险。研究工作为海珠区的内涝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
[目 的](1)通过优化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提取PBMC细胞及冻存,并以生物学形态、细胞活力、细胞数量和微生物限度初步进行质量评价,为后期NK细胞的诱导培养提供安全可靠的细胞来源。(2)利用分离检测后的PBMC细胞进行NK细胞的诱导培养,以NK细胞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便利性为原则,对NK细胞培养全扩增生长周期进行基本细胞生物学属性、微生物学安全性、产品自身安全性、功能性
为解决城市在不断扩张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老城区功能衰退、空间拥挤、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合肥市老城区为例,探讨老城区的交通、环境和空间利用问题,从交通主导视角分析老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以期为此类开发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