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和上网媒介工具的增多,特别是手机网络的开通,网络凭借其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迅速渗入到高职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高职生必不可缺的依赖工具。它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着高职生的心理,对其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何使高职生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克服网络虚拟世界带来的危害;同时对于网络成瘾的学生如何进行干预,帮助他们摆脱网络已成为高职生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必须面临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通过对高职院3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进行团体测试,对所得到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并获得以下结论:   (1)有24.6%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接触了网络;利用互联网作为学习、生活、娱乐、找工作的一个辅助工具;有一部分大学生(15.1%)有“网络成瘾”现象。(2)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学生来源的高职大学生在网络成瘾方面存在差异。男生较女生、理工科较文科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在网络成瘾程度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大二、大三的学生相对大一学生来说成瘾的人数更多;城镇学生相对于农村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3)网络成瘾的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集中在扮演角色、获取信息、休闲娱乐方面,而在使用功能上他们沉迷于网络主要是玩网络游戏、上成人网站、购物炒股。(4)通过个案访谈,结合数据分析,目前高职生网络成瘾现象为“少而严重”,这部分网络成瘾的学生他们具有自卑、自我认识不足、内在约束力弱、对现实生活不满等心理特征,并存在着如与父母关系不好、人际交往能力差、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等等特点,在行为上存在讨厌学习、敌对父母、不爱交际、行为懒散、不注重外貌形象等表现。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面因网络成瘾受到严重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案访谈和心理咨询,结合测试数据和个案的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干预办法,亦为从事高职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们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和管理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在高频率的网络使用中,中学生失信行为的发生却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从中学生网络失信现状入手,通过对失信原因
态度是在社会的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态度形成后,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体育锻炼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
本文探讨了天津市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以天津市220名大学生为被试来测查。测试结果:(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责”上存
学位
中国男篮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竞技水平日益提升,在近几年世界大赛上,中国男篮的精彩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内线队员的势力得到了的增强,提升了中国男篮的整体
学位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应用本科教育顺势而生。面对快速发展的势头,面对区域
SNARC(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 effect)效应作为数字加工机制领域中的重要效应,一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对数字加工的研究已经从单
社会生活史首次进入中学历史课程,其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式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板块或模块为架构,以主题或专题为单位,以通史和专题为体例是社会生活史内容的主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