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新疆药桑叶为材料进行研究,主要试验结论如下:1、本试验通过对新疆黑桑与药桑活性成分及营养成分对比分析可知不同品种的桑中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药桑具有更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2、提取活性成分多集中在对单一组分的提取,本试验设计从一份新疆药桑叶中提取出3种活性成分的方法,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9.89%,料液比20.73 g/mL,提取时间67.75 min,盐酸浓度0.02 mol/L,回流温度80℃,提取次数3次。提取率为:生物碱1.846±0.04 mg/g,多糖99.582±2.968 mg/g,黄酮12.901±0.474 mg/g。3、桑叶中的多羟基生物碱是起降低血糖作用的主要物质,本试验进行了药桑叶总生物碱和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药桑叶片中总生物碱为2.8414 mg/g,1-脱氧野尻霉素(1-DNJ)为1.9414 mg/g;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药桑叶片中的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两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为1-脱氧野尻霉素(1-DNJ)和荞麦碱。4、通过对不同纯化过程处理的粗品生物碱、多糖和黄酮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碱和多糖类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明显,而黄酮类提取物表现的抑制活性不明显。考察了其组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表明生物碱、多糖和黄酮组合试验结果显示均高于黄酮单一作用而低于生物碱、多糖单一作用。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抑制机理不明确,所以设计单体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酮苷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好,通过单体化合物组合试验可知1-DNJ和黄酮类化合物在组合应用后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表明降低血糖的机制并不唯一,可能通过抑制糖苷酶,进而抑制糖的分解和吸收,也可能直接提高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合并后的组合物降血糖的机制和优势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