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的可支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随着市场竞争性的强化,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对人力资源需求旺盛的强大组织。但是,在员工管理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金融业从业人员的高流动率。本文基于组织公平感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农村信用社员工高流动率的特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文首先研究了组织公平感及离职倾向的概念和结构维度。结合自身在农村信用社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界定了员工组织公平感所阐释的层面问题,提出本文所研究的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组织公平感是员工对自己在组织中所受到的待遇是否公平的感知,以及对这些感知所做出的行为反应。而农村信用社员工组织公平感是以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三维度结构划分,包含以领导的认可、尊重,分配过程中的真诚沟通为基础的公平感知,薪酬待遇的公平性与写实性,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公开性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有机结合体。并且通过综述,结合农村信用社考核机制的特点,本文建立了组织公平感与离职倾向之间的联系,在研究了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特殊性基础上,继而通过变量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作用机制模型。 然后,在研究组织公平感内容的基础上,确立量表,选择分析工具,通过结合问卷调查、访谈法的方式,将量表量化,收集数据,结合SPSS软件等各项数据分析工具,利用了信度与效度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分析证明模型中各个主体的相关性,通过实证确立模型的构造。并结合结论,开展数据分析与讨论。 最后,通过研究结果发现,公平感三个维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力不同,大小依次为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分配公平。在分配公平中,“就我的工作表现而言,我所得到的报酬是合理的”这一项的解释力最高;在程序公平中,“我所在支行、部门的分配制度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这一项的解释力最高;而在互动公平中,“领导对我在分配问题上的想法非常关心,并且能及时地与我沟通”这一项的解释力最高。上述分析表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对策,可以从分配制度、民主机制、沟通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可以通过制定基准,完善考核指标机系;广开言路,提升民主机制;尊重员工,提供发展空间三个措施改善农村信用社员工流失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