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POK与T细胞分化的相关性在胃癌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Th-POK与T细胞分化的相关性在胃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行胃癌切除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收集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为71例,女性为29例;患者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58.9±11.0岁,25-59岁患者46例,大于等于60岁患者54例;胃底癌9例(9%),胃体癌29例(29%),胃窦癌62例(62%);所有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69例,无淋巴结转移31例;肿瘤病理上,高中分化61例,低分化39例;根据现有最新TNM分期(见附录),TNM分期为I-II期者共45例,III-IV期者共55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h-POK表达,以及相应淋巴细胞中CD4、CD8、RUNX-3、GATA-3、GZM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Th-POK在胃癌组织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80%vs 67%,P<0.05),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胃癌组织中Th-POK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P<0.05)。2、CD4在胃癌组织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7%vs 60%,P<0.0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胃癌组织中CD4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P<0.05)。3、CD8在癌旁组织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80%vs 60%,P<0.05),表达显著高于癌组织(P<0.01)。在年龄小于60岁和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癌旁正常组织中CD8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年龄大于等于60岁和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P<0.05)。4、RUNX-3在癌旁正常组织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显著强于于胃癌组织(86%vs 59%,P<0.01),表达显著高于于癌组织(P<0.01)。在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癌组织中Th-POK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TNM分期处于Ⅲ-Ⅳ期的患者(P<0.05)。5、GATA-3在胃癌组织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6%vs62%,P<0.05),表达也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胃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P<0.05)。6、GZMB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情况与癌旁正常组织无显著性差异(70%vs 61%,P>0.05)。同时胃癌组织内淋巴细胞GZMB的表达在不同病理特征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7、Th-POK蛋白在胃癌淋巴细胞内表达与CD4、GATA3蛋白的表达呈现正相关,与胃癌组织淋巴细胞内CD8,RUNX3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胃癌组织内淋巴细胞Th-POK表达增强,并可能通过对与RUNX3和GATA3相作用,减少CD8+淋巴细胞生成,增加CD4+淋巴细胞生成,从而协助胃癌的免疫逃逸。
其他文献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的技术型人才就业单位多为企业,企业对该类技术型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较高的创造力。如何引导大学生在校内高效地寻找到优质的实践基地、
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法对交通事故中不同形态的油漆物证样品进行分析鉴定,从而认定肇事车辆,为公安交警部门办案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CE-MRV检查对①肿瘤侵犯矢状窦的部位;②矢状窦闭塞程度;③相关侧枝静脉循环情况的评估效果及对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
目的:我们前期实验表明,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通过阻断Rac1-Pak1/Rock通路下调LIMK1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近来蛋白组学发现,DADS可下调Rho GD
针对目前地铁接触网验电接地的管理现状,本文分析传统方式验电接地的不足之处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探讨在远程实现可视化验电和接地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对该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介绍了铝合金轮毂成形工艺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主要从低压铸造法、挤压铸造法、铝合金轮毂锻造法、旋压法成形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铸旋新工艺的优势在于结合低压铸
对春小麦开花后的不同叶位及叶龄叶片在衰老过程中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在同一生育期内,旗叶的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均高于其他叶位叶
以通草1号虉草为供试材料,采用施氮量(含N为0 kg/hm^2,46 kg/hm^2,92 kg/hm^2)和行距(30 cm,50cm,70 cm)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量与行距对抽穗期虉草产量和叶、茎、穗和
目的:观察地高辛在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及其裸鼠模型在体内外的抑制作用。方法:地高辛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地高辛对乳腺癌MDA-M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已由原来的组织分型指导下的治疗转变为基因分型指导治疗的模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