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化工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经历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逐渐演变为我国乃至世界产业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等等要素的变化,化工园区应运而生。化工园区的发展除了能够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飞速增长外,也附带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又以危化品安全问题最为凸显。由于国内化工产业及化工园区的飞速发展时间相对滞后、先进发展理念的形成也经历了一番磨合,因此国内化工园区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产业布局缺乏前瞻性考虑、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明显、集聚风险可控度较低、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等等问题,导致在化工园区的发展历程中,发生了很多带来重大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要想切实增强化工园区的整体安全性,既要充分发挥化工产业市场杠杆的积极作用,更要发挥政府监管干预的行政优势,因而,加强化工园区危化品风险的政府监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淮安盐化新区作为专业功能性化工园区,自2013年创建以来,随着基础建设的逐步强化,经济效益的回报率较为可观。但是由于淮安盐化新区建立初期,国内外对化工园区的建设标准尚未趋于完善,客观的存在先天规划不够合理、危化品风险较大等等缺陷。因此,针对淮安盐化新区这一实际形势,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运用事故模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统计法等方法,结合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从危化品生产储存及运输流动过程中的风险监管入手,分析我国化工园区及淮安盐化新区危化品风险政府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新加坡裕廊、日本鹿岛、上海化工园、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等国内外先进园区的危化品风险政府监管的经验,从完善政府危化品监管机构和人员配备、优化危化品产业布局及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建设、建立危化品风险监测系统及政企联动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加强淮安盐化新区危化品风险政府监管的措施和建议,为淮安盐化新区良性、长远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