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柱加强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xi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框架梁中的预应力筋由抗裂度控制并一般通长配置,梁的抗弯承载力有较大的富余。竖向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柱承担的弯矩通常较大,柱中钢筋较多,工程设计人员常常采取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减少边柱尺寸,使边柱承担的弯矩减少。这样带来的缺陷是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减少,地震作用下变形大,地震作用下边柱易先于梁出铰而形成抗震能力差的层间耗能破坏机制,结构的抗震能力弱。二是加强边柱,并在边柱中对称加配预应力筋,边柱的抗弯承载力提高,同时预应力筋可取代部分非预应力筋,将推迟边柱的裂缝出现。边柱的抗侧刚度的增加,也有利于减少大震下中柱承担的地震作用,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各根柱实际负担的水平剪力与D值法得到的水平剪力接近,有利于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本文着重探讨框架边柱加强及对称配置预应力筋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单的而有效的抗震能力评价工具,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作者对东南大学预应力工程研究所编制的推倒分析(Pushover Analysis) 方法程序进行改进与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方便工程应用。同时以SAP2000为工具,在SAP2000中定义了弯矩铰,自编的建立在离散截面法基础上的截面弯矩-曲率关系求解程序解决了塑性铰的弯矩-杆端转角关系。Pushover分析为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评估、耗能机制的选择、考虑出铰顺序的框架结构位移延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多个算例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改进的程序具有较高的精度。结合实际工程算例分别对一 — 三跨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按现行规范和按加强边柱进行抗震设计,用 Pushover分析程序进行量化对比分析,指出了现行规范的不足,提出了增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能力的设计建议。运用能量法与能力谱法对算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边柱是否对称配预应力筋的探讨,得到边柱对称加配预应力筋有利于框架结构从柱铰机制向混合耗能机制转变的实现,将有效增加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并有利于震后恢复。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滞回特性与钢筋、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密切相关.粘结退化是使节点区强度丧失、刚度退化及变形增加的主要原因.反复加载的粘结性能与单调加载时有
由于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以主动地控制预张拉力,消除新加固部分的应力滞后,在提高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正常使用荷载下的挠度和裂缝宽度,改善结构的耐久性,所以被
该文对上海软土地基中的地铁结构的地震响应建立了计算方法,据以对典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并利用计算结果对其检验了抗震稳定性.文中还对软土地基
冷弯方管作为轴心压杆广泛用于房屋结构、桁架、网架、塔架以及海洋平台等结构中,本文主要研究轴心受压冷弯方管的承载力性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一些:(1)对冷弯方管的弹性临界应
盾构技术因具有安全性高、对环境影响小、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成为在城市密集区修建隧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软土地区,更具有独特的技术优
实践证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力是随着服役时间不断变化的,这就导致结构的可靠度随着时间也在不断减小,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是动态变化的。当前针对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动态
该文首先综述了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概况,回顾了组合型复合桩基的研究成果.接着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土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系统分析了由碎石桩和混凝
该文以相思岭隧道和马宅顶隧道为工程背景和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量测的手段,对当前国内研究不足的大跨连拱隧道的施工工艺以及力学效应进行系统、全面
钢结构是一种符合“绿色建筑”特征的结构形式。可以预期,随着钢结构应用技术的发展,21世纪将是钢结构住宅建筑兴起和发展的世纪。 本文在对比分析现有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的
矿井提升系统是联系井下和地面重要的设备。矿井提升系统在启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烈的振动影响到附近的楼板甚至整个井塔结构,反过来,井塔结构的振动又会引起提升设备的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