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教学的主要内容,担负着落实教学目标的重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教材版本日益多样化,我国中学物理教师面临着前所未遇的两个问题:选择教材、开发利用新教材与组织教学内容。不同国家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在教育改革和教材建设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对中德两国高中物理教育情况分析比较,从中汲取精华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一个国家的物理教育现状、物理教材的内容、教材的体系结构和教材的设计风格都与它的教育改革历程息息相关,本研究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2010年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物理教程*高中版*力学》(2009年版)的力学为研究对象,从两国物理课程改革历程,两套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选取的内容、实验内容、例题内容和习题内容),体系结构(章节编排体系、知识呈现形式和编排顺序),设计特色(版式、语言和图文风格)和能力要素比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德国教育分流较早,使得KPK教材面向双向分流后学习成绩较好的30%左右的学生。在内容的选取方面,KPK教材较人教版教材运动学没有独立成章,却涉及我国高中物理从未涉及的角动量的内容。德国KPK教材较人教版教材的实验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在章节体系结构方面,人教版教材较KPK教材的设计思想的切入点更加侧重于从物理学历史的发展角度,强调物理学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KPK教材以“守恒律”和“流”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以“动量”为核心概念的力学物理。在版面设计和插图方面,KPK教材较人教版教材插图更明快,更具创造性。在能力方面,KPK教材较人教版教材高度开放性的简答题大大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发散思维的能力。总之,无论在内容方面、章节编排,还是呈现方式、图文风格和能力方面, KPK教材对我国的物理教材修订和课堂教学都有非常可观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