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网络广播算法研究与应用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u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Ad Hoc网络中,广播被广泛的使用于地址解析、路由发现和许多其他的网络服务中。多种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如AODV、OLSR、ODMDP等)使用广播进行路由选择并在网络节点之间更新路由信息,因此一个高效的广播算法将直接对Ad Hoc网络通讯协议栈的性能产生影响。Ad Hoc网络中的广播采用一种简单的泛洪算法,保证消息被尽可能多的移动节点收到。但是,简单的泛洪算法可能会造成过多的重播,引发广播风暴,导致整个网络吞吐量的下降,并加剧网络中有限资源的消耗。   现有的广播算法可以可以两大类:非确定性算法和确定性算法。非确定性算法,虽然可以很好的限制广播冗余,但覆盖率较低。由于Ad Hoc本身具有不可靠和移动性的特点,因此本文从网络节点覆盖率着手,决定选用确定性算法进行研究。在综合的考虑了各种确定性算法的优缺点后,本文选用确定性算法中的基于自裁剪的CDS构造算法作为研究的基础。本文对已有的各种基于自裁剪的CDS构造算法即PCDS(Self-Pruning based on CDS)算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后发现目前这些算法中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度较高、通信开销大和网络中CDS闭合环路上的冗余节点无法有效去除的问题。   通过加入节点度数,节点编号等参数对已有的PCDS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型基于自裁剪的CDS构造算法即IPCDS(Improved Self-Pruning based onCDS)算法。IPCDS算法可以解决现有算法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通信开销大和闭合环上冗余节点多的问题,使之可以适用于节点密度比较大网络环境中。IPCDS算法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对已裁剪过的粗略的CDS中节点的度和编号等参数的一系列对比去除已有的粗略的CDS上的冗余节点来构造精简的CDS。   本文详细阐述了IPCDS算法的工作原理、步骤、规则并对IPCDS算法的可靠性、正确性以及计算复杂度进行了证明。通过一系列的证明,我们可以得到结论,IPCDS算法具有在Ad Hoc网络中使用的可行性。   最后,为了验证IPCDS算法的性能,我们通过仿真将改进算法与原算法进行性能对比:两个算法在不同网络节点密度和不同节点最大移动速度的场景下,分别对广播包的到达率、转发节点数和网络开销进行了仿真比较,以验证IPCDS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数急剧增加,所支持的业务类型除了传统的语音业务外,还包括低/高速数据、图像等多种类型数据业务。多种和大量的数据业务对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时
目前,无线网络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而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影响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网络编码技术可以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压缩,使网络尽可能多的容纳用户并且保证每个用户
作为能有效提高无线通信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多入多出(MIMO)技术,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MIMO技术为无线通信系统所带来的各种增益,包括分集增
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当前光通信网络的传输容量造成了巨大挑战,单模光纤的传输容量达到100Tb/s已经接近香农定理的传输极限。受到非线性效应的制约,以单模光纤为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灾害、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损伤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逐渐增加,这些人群对性能优越的代步工具和日常监护设备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将安全
M2M通信作为物联网的主要支撑技术,它的发展引领了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发展。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于R10阶段将通过移动蜂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M2M通信
目前,通过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手持机用户进行自动精确定位,是世界上移动通信界正在研究的一个技术难题,涉及到很多基础性理论和算法研究。基于卫星系统的定位中,由于收发间有直达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下一代的网络将是一种覆盖范围广、可融合多种无线接入网的异构网络。无线Mesh网络(WMN,Wireless Mesh Network)能够与多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及3G移动通信
随着非制冷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型化、非制冷、低成本和智能化是红外热像仪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热像仪产品普遍
稀疏分解是信号处理领域中一种新兴的方法。它把信号表示成了一种稀疏的形式。由于它对信号表示的特殊性,因而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从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稀疏分解中常用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