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传输模型与协议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无线网络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而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影响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网络编码技术可以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压缩,使网络尽可能多的容纳用户并且保证每个用户的服务质量,从而有效提高网络带宽资源利用率。网络编码正大量的应用于无线Mesh网、Ad hoc网、传感器网络和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同时其已经成为了当前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现有的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技术主要是中继协作分集技术。该技术要求引入大量的中继节点进行协作通信,使源节点到目的节点通过中继进行通信即单跳传输链路转化为多跳传输链路,缩短了每一跳的通信距离,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扩大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增加系统容量。采用中继协作分集技术的蜂窝小区内,源端用户的信号可经过多条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接收端用户则通过合并经过不同衰落路径的信号从而获得分集增益。但当小区内的用户数量大幅上升时,如何能保持中继数量不变,而提升系统性能,这是该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到蜂窝小区的中继节点处,在中继处分别采用解码转发-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Decode and Forward,NC-DF)和放大转发-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Amplify,and Forward,NC-AF)传输机制,进一步改进中继传输协议。该方案下,单个中继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即能够减少所需的中继节点数量。仿真结果证明,NC-DF和NC-AF两种传输机制与传统传输机制相比,提升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中断概率并获得了编码增益。   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中继-物理层网络编码(Relay-Physical NetworkCoding,R-PNC)传输机制。其在中继处引入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Physical NetworkCoding,PNC),并兼容了NC-DF能够消除干扰噪声与NC-AF可以节省传输时隙的两个优点。仿真结果证明,与传统传输机制及NC-DF和NC-AF两种传输机制相比,R-PNC传输机制的在网络吞吐量、中断概率、编码增益等方面性能更加优越。   最后,为了将R-PNC传输机制有效应用于蜂窝小区中继处,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帧结构,并剖析了R-PNC传输机制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流程,同时从所设计的R-PNC帧结构上分析说明了其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无线协作中继网络中,由于中继节点的引入,系统的资源调度与原来蜂窝网络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一、中继将原来的单跳链路分割成两跳或者多跳链路,造成了通信过程中链路瓶颈出现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WWW业务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用户越来越关注托管服务器的安全以及IDC网络的性能,在这种需求下,运营商迫切需要一套能够监测、分析WEB服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项可影响神经元的无创医疗技术,需提供一定电流或者电压对人脑进行刺激,导致电场流经整个大脑区域,对治
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世界各国的标准化组织、研究机构和行业专家相继开展对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相关研究。目前,动态频谱接入作为频谱共享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国内外专家
铁路环境下移动通信质量的保持一直以来是国际通信行业头痛的问题,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已成为移动话音和数据业务的新热点。高速数据传输的TD系统在此环境下应用也越发普遍。如
随着无线通信在通信产业中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高速可靠数据业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面对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因其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可以大幅提高信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了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心电图(ECG)检查在诊断此病上具有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对病人无损害等特点,在临床
随着未来接入网高速率、大带宽和宽覆盖的迅速发展,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以其频谱利用率高,抗窄带干扰能力强以及能够克服信道的
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加快了3GPP对“长期演进(LTE)”的进程。LTE技术拥有的大带宽、高速率,低成本等独特优势,更好的促进了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电子贸易,电子支付等大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数急剧增加,所支持的业务类型除了传统的语音业务外,还包括低/高速数据、图像等多种类型数据业务。多种和大量的数据业务对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