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大气PM2.5对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沈阳市大气PM2.5对人群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定量关系,确定受空气污染影响最大的易感人群,判断男女易感差异。探讨空气污染对循环系统死亡人数的影响,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制定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1收集2014~2018年沈阳市主城区人群死亡数据,并收集同期的大气污染物(PM2.5、PM10、NO2、SO2)的日均浓度、O3的8小时(O3-8 h)平均浓度和同期气象资料(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的日均值。2描述并分析沈阳市2014~2018年大气污染的季节特征,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居民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一般特征。3采用自然样条平滑函数控制日死亡人数、日均气温以及长期、季节变化趋势和控制“星期几””效应的影响,运用R3.6.1建立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线性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PM2.5的暴露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进行预测,并对大气污染可能的迟滞效应进行估计。结果 1 2014~2018年沈阳市PM2.5日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有432 d,超标率为23.66%,日均浓度的中位数为44 μg/m3,最高为908 μg/m3,最低为4 μg/m3。22014~2018年沈阳市主城区共有83768人死于循环系统疾病,其中男性46179人(55.13%),女性37589人(44.87%);小于60岁的死亡人数为15257(18.21%),大于60岁的死亡人数为68511(81.79%)。3沈阳市主城区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气压、PM2.5、PM10、SO2和CO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9、0.091、0.071、0.127和0.105,与温度和NO2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2和-0.152。4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PM2.5日均浓度在滞后2~3 d时,每升高10 μg/m3,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0.13%(95%CI:0.03%-0.22%)和0.13%(95%CI:0.03%-0.23%);双污染物模型中,分别以一种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对其它污染物进行调整构建双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对于PM2.5,在分别调整CO和O3的影响后,PM2.5对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的ER值分别为 0.26%(95%CI:0.01%-0.50%)和 0.26%(95%CI:0.02%-0.49%);多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PM2.5+PM10+NO2+SO2+CO+O3的组合对人群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 ER值最大为 0.42%(95%CI:0.02%-0.83%);PM2.5+NO2+CO+O3、PM2.5+SO2+CO+O3和PM2.5+CO+O3的组合对人群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影响的ER值最小,分别为 0.28%(95%CI:0.03%-0.53%)、0.28%(95%CI:0.03%-0.53%)和 0.28%(95%CI:0.02%-0.53%)。5 性别分层结果显示,PM2.5 日均浓度在滞后2 d时,每升高10 μg/m3,男性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ER值为0.14%(95%CI:0.01%-0.27%);PM2.5 日均浓度在滞后 0 d 时,每升高 10μg/m3,女性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ER值为0.35%(95%CI:0.09%-0.62%)。6年龄分层结果显示,PM2.5对非老年人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M2.5日均浓度在滞后2~3 d时,每升高10 μg/m3,老年人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0.14%(95%CI:0.04%-0.25%)和0.17%(95%CI:0.07%-0.28%)。结论 1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会呈现季节性和周期性,冬季最多、夏季较少;2 2014~2018年沈阳市主城区PM2.5在滞后2~3 d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均增加0.13%;3双污染物模型中,PM2.5+CO和PM2.5+O3的组合对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影响最大,每升高10 μg/m3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均增加0.26%;4多污染物模型中,全部污染物共同作用对人群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影响最大,每升高10 μg/m3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增加0.42%;5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对年龄和性别影响较大,老年人和女性是大气污染的易感人群。图15幅;表22个;参101篇。
其他文献
目的:将具有天然抗炎作用的单宁酸(Tannic acid,TA)与紫外射线交联的甲基丙烯酸酐明胶水凝胶(Gelatinmethacrylate,GelMA)电纺丝纤维通过氢键结合,制备成具有调节氧化应激、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的退行性变,病理特点表现为关节软骨的变形破坏,软骨下骨的硬化以及囊性变,同时合并滑膜增生及韧带功能下降。临床上病人多以
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引起的柑橘绿霉病是最重要的柑橘采后病害之一,目前对指状青霉菌的防治仍然以杀菌剂为主。本文研究了脱甲基抑制剂咪鲜胺和苯胺基嘧啶类杀菌
目的:本课题通过青蒿琥酯注射液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的观察,了解其治疗疗效,探讨青蒿琥酯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
低温抗裂性不足是制约再生混合料旧料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寒区沥青路面面临的重要难题。低温抗裂性不足会导致沥青路面在低温情况下容易出现细微裂缝,在荷载和温度循环作用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的首要原因。目前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 30mg/g诊断DKD存在一定局限性,易受到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感染
目的:本实验通过高脂喂养结合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诱导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研究针刺疗法结合自拟蹊径通脉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v4.3
随着智能服装、电子皮肤等柔性电子产品的出现,柔性电子设备逐步成为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实际应用,在柔性电子产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柔性电源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
研究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具有显著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成本。CKD患者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损伤,最终可发展为终
石墨烯以其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金属基底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已基本实现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的可控制备,但是CVD石墨烯进行后续加工的前提是与金属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