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M算法的寒潮路径分类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unlong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潮是影响我国冬半年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变化规律也是气象学界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课题,但对寒潮路径进行客观、细致地分类并对其活动特征及影响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1965-201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129个站点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有限混合模型(FMM)算法对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进行聚类,分析各类寒潮活动变化特征及环流形势差异,并探讨欧亚遥相关型(EU)位相变化与我国寒潮频次和路径选择的关系,以此来为我国不同寒潮路径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1)利用数据资料以及定义的寒潮标准形成了近50年我国寒潮路径数据集,由FMM算法将寒潮移动路径分为四类,分别为:第一类西路转向型、第二类北路型、第三类西北型和第四类西路型。通过各类路径活动特征及寒潮个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对寒潮路径聚类的准确性与科学性。(2)不同寒潮路径频次、强度、高度场、风场、涡度平流场和温度平流场等气候特征存在差异。第一类寒潮频次最多且逐年减少趋势最显著,第二类寒潮频次最少,第三类寒潮强度最强,第四类寒潮在春季频发且年际变化趋势平缓。在寒潮爆发时刻,500 hPa温压场配置、风场转变、高层涡度平流和冷暖平流以及地面冷高压分布与寒潮路径的选择密切相关,其中第二类寒潮的低槽、负涡度区和冷平流区偏东分布,第三类则相应偏西。(3)EU位相变化与我国寒潮频次及路径选择密切相关,EU不同位相会引起冬季欧亚大陆的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影响寒潮的变化。EU处于正位相年时,整体有利于寒潮活动发生,经向环流增强,冷空气干冷,其中第二类寒潮频次占比在该年份相对增多;EU处于负位相年时,纬向环流增强,冷空气湿润,第三类寒潮频次占比相对增多。
其他文献
根据1∶100物理模型试验成果,从泄流能力、船闸上下游口门区、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以及发电水头等方面,对枢纽不同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出了满足主
碳纳米管谐振器是纳米机电系统(NEMS)最具有前景的器件之一,由于具有超小尺寸、超高频率、高灵敏度、高稳定性以及超低能耗等优异特性,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与广泛研究。本论文
针对当前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其现状入手,对寻求结构的主要失效模式及失效模式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计算结构体系可靠度的各种方法,并探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先心病术后ARF行腹膜透析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透析效果、转归合并症进行回顾性分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化学品在环境中的广泛使用带来了众多的环境健康问题。为从源头上遏制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避免其发生后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开展针对企业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