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经济时代社会各界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现代社会不是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发现新信息的视觉。统计数据的空间维特征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及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顺利完成,建立普查统计GIS平台软件,实现多种统计信息的有效融合显得及时而迫切。在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下集成多源统计信息将为社会经济信息的分析利用以及政府辅助决策开辟新途径。 论文按照“统计数据空间化-基于空间的分析-辅助决策分析”层层递进的方式来组织有关内容,探讨基于GIS的空间化统计信息分析以及辅助决策问题,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分析传统统计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统计认识上的不足,从GIS的角度突出了统计信息的空间维特征以及探索基于GIS的统计信息分析与辅助决策研究的必要性。 (2) 对国内外有关统计GIS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总结归纳了统计数据空间化的几种方法,并分析了各种空间化方法的利弊,从系统建设的角度,指出了我国普查统计数据的空间定位方法以及系统建设层次。 (3) 在分析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大系统组合式模型技术思想建立了GIS环境下的统计信息空间分析的方法体系与层次体系。基于GIS进行了系列空间化统计信息分析,重点将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应用于我国1978-1990和1990-2000两个时段省级人均GDP增量变化的研究,揭示出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相互作用规律。 (4) 设计了基于GIS的统计辅助决策总体框架结构,针对统计辅助决策中信息的多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统计单元的多源统计数据组织方案。基于此数据组织方案,构建了商业网点合理性分布模型与区域综合知识能力模型,实现了兰州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分析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的知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5) 作为实证研究,建立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统计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首次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实现了人口、科技、基本单位、社会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多源融合,并建立了中间库搜索引擎实现了统计信息资源的自动整合。该系统是GIS融合多种统计信息的成功范例,可以在全国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