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7S、11S球蛋白与分离蛋白影响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98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面制品在营养、功能和品质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将大豆蛋白添加到面制品中,不仅提高了面制品蛋白质的含量,而且根据氨基酸互补原则,提高了面制品的营养质量。本论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大豆7S、11S球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影响的规律,探索并阐明了大豆7S、11S球蛋白与分离蛋白对小麦蛋白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利用大豆蛋白改善面制食品的营养及加工品质,扩大大豆蛋白在面制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范围提供理论基础。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以脱脂豆粉为原料,对大豆7S和11S球蛋白(简称7S和11S)进行提纯和鉴定。首先,对SE-HPLC的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色谱条件为:洗脱液(水/乙腈)70/30,洗脱液流速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其次,以提取率和纯度为定量指标确定7S和11S提纯的最佳工艺参数(11S的沉淀pH值为6.4、11S静置时间为12 h、7S的沉淀pH值为5.4),在此条件下提纯7S和11S的得率分别为20.9%和17.3%,纯度分别达到86.3%和92.0%。最后,建立SE-HPLC法分析7S和11S的分子量的方法,分子量标准曲线方程为Log(M)=-0.2221x+3.8789,决定系数为R2=0.9969,采用SDS-PAGE法测定了7S和11S亚基的分子量,分析了7S和11S的纯度。(2)研究大豆7S、11S球蛋白与分离蛋白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首先,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到两种品质不同的小麦粉中,研究其对混合粉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这一规律与小麦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SPI添加量的增加,湿面筋含量呈下降趋势,面筋指数呈上升趋势,且各处理间的差异基本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5)。混合粉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随着SPI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而弱化度逐渐减小,且增大、减小幅度逐渐减小,当SPI的添加量为7%时,趋于平缓。混合粉面团的拉伸能量和延伸度逐渐降低,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值逐渐增大。糊化最高黏度、回升值与对照相比,均随着SPI添加量的增加,依次降低。混合粉馒头的硬度、咀嚼性呈增加趋势,弹性和回复性呈上升趋势,凝聚性呈下降的趋势。通过两种面粉的对比试验,SPI对混合粉面团面筋、粉质、拉伸、糊化特性及馒头质构特性的影响规律与面粉品质无关,说明SPI可以在不同品质的面粉中广泛应用,这扩大了SPI在面制品中的应用范围,且对SPI在小麦粉中的添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合spi-小麦馒头的感官评分,考虑馒头营养价值的提升,spi的添加量应低于7%比较适宜,同时添加spi可一定程度减缓面制品的老化。其次,研究spi-小麦混合粉面团特性与馒头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馒头比容与大部分面团特性间存在负相关,与拉伸能量及延伸度间存在正相关,与拉伸阻力及拉伸比值存在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馒头的硬度、咀嚼性、比容与粉质拉伸多个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作用较强。通过各仪器品质指标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析spi混合粉综合品质测试指标对馒头品质的相对重要性。混合粉品质指标是评价馒头品质的重要指标,其中形成时间和吸水率对馒头比容与馒头评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可为大豆-小麦混合粉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将提纯后的7s和11s加入到小麦粉中,比较其对小麦粉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7s或11s对面团的粉质特性有弱化作用,且弱化程度7s-小麦粉面团>11s-小麦粉面团;对糊化最高黏度、回升值的降低程度11s-小麦混合面团>7s-小麦混合面团,即11s减缓面制品老化的作用更强;11s-小麦混合面团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7s-小麦混合面团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综合分析7s、11s混合粉馒头的质构、感官特性和微观结构,虽然添加7s、11s使面团的粉质、拉伸特性有所降低,但11s较7s对面团的弱化作用小,且添加11s的小麦混合粉制做出品质优良的馒头,即11s含量高的大豆蛋白更适合于添加到小麦粉中制做馒头。(3)研究了大豆7s、11s球蛋白与分离蛋白对小麦蛋白的作用机理。首先,采用nmr分析面团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规律。添加spi后的面团总质子信号幅度、t2(1)质子信号幅度、t2(2)质子信号幅度均随着spi添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说明添加spi可以提高面团的持水性,延缓面制品的老化。通过比较7s、11s对质子信号幅度的影响,可知11s-小麦混合面团的持水性>7s-小麦混合面团的持水性。即添加11s的面制品持水性较7s强,对减缓面制品老化更有利。其次,通过紫外光谱和se-hplc法研究大豆蛋白与小麦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spi的添加量达到5%及以上时,spi-小麦蛋白紫外光谱中出现了新的吸收峰。添加3%、4%的csp、7s或11s的混合面团的se-hplc色谱图中均出现了一个新峰(np),且所有np的峰值随着大豆粗蛋白(thecrudesoyprotein,csp)、7s和11s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然而,11s-小麦混合面团的色谱图中的新峰与csp-小麦混合面团和7s-小麦混合面团的色谱图中的新峰不同,其新峰面积更大,这是由于添加11s后部分巯基转化成了二硫键,11s-小麦混合粉面团中含有更高数量的-s-s-,且11s-小麦混合粉面团形成了更多数量的sds不溶性蛋白质,其upp%较大。总之,在面团的形成过程中,大豆蛋白及其组分(7s和11s)与小麦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且交联主要发生在面筋结构的形成过程(和面阶段)中。最后,通过sds-page法进一步分析大豆蛋白及其主要组分(7s和11s)与小麦蛋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非还原条件下,csp-小麦、7s-小麦或11s-小麦面筋蛋白的电泳图中都有一些分子量在200kDa以上的条带,但是小麦面筋蛋白、CSP、7S或11S的电泳图中并没有出现这些条带,这说明大豆蛋白与小麦蛋白之间形成了聚合物。还原条件下,CSP-小麦、7S-小麦面筋蛋白的电泳图中有一条分子量在97KDa以上的条带,这并没有出现在小麦面筋蛋白和11S-小麦面筋蛋白的电泳图中。且CSP或7S的添加量越多该条带越明显。综合还原和非还原条件下的电泳结果,11S和小麦蛋白之间仅通过二硫键形成聚合物,而7S和小麦蛋白之间通过二硫键以外的共价键形成聚合物。
其他文献
师资队伍水平的差距是导致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失衡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与全国均衡发展的根本之计在于大力加强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财务报表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手段,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目前会计造假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掌握科学的会计报表分析方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变革之中,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法律框架虽已初步形成,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尚未真正
<正>在看到“新科”这个品牌时,很多同事询问我这是否是家电市场中的那个新科,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并看到这是一款GPS产品后,众人依然表现出了一丝不确定的神情。没错,尽管未曾
新形势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影响到公路工程建设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做出良好的防范工作,才能提高公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使用两种不同剂型门冬酰胺酶(左旋门冬酰胺酶及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期间药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情况,总结其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形势下,会计制度改革日益灵活,而会计政策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产生的主要基础,同时是公司会计发挥其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一直都是会计研
讨论锁相环的原理及应用,设计基于锁相环CD4046的锁相频率合成器和鉴频电路,对电路作了实验验证和分析。该设计电路简单实用,能较好地说明锁相环的应用设计过程及优势,利于对
目的了解近3年儿童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菌群及耐药性变化。方法对某院2010—2012年儿科肠道门诊收治的经粪便培养确诊的175例细菌性痢疾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对川芎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建立川芎提取液及川芎提取液灌胃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川芎提取液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鉴定川芎提取液灌胃后大鼠血中移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