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传统中,节制一词源于古希腊,它与正义、勇敢、智慧一道被认为是城邦四大美德之一。在基督教教义里,节制不仅位列四主德,也是七大美德之一。及至文艺复兴时期,节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伦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与诗人,莎士比亚晚期创作的传奇剧《暴风雨》充满各种道德寓意,而节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美德。论文由以下几方面构成:论文开头部分追述了批评界各家对《暴风雨》的评论及研究现状;同时讨论了莎士比亚戏剧与德行伦理学以及节制之关系,以此论证此项研究之可行性。论文第一章讨论了文艺复兴时期节制的思想内涵,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节制熔古典传统与基督教传统于一炉。因此本文所讨论的节制并非固定概念,而是在不断演变之中。论文第二章指出贞洁作为节制的一方面,即节欲,在文艺复兴时期深受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暴风雨》的文本阐释,论述了米兰达之贞洁在剧中之意义所在。论文第三章集中讨论宽恕美德,指出宽恕属节制范畴,即自制。重点讨论了剧中主角普洛斯彼罗对仇人之宽恕,即他如何节制复仇欲望,原谅自己敌人。论文第四章论证了及时性乃节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普洛斯彼罗在剧中的多次及时行动也体现出了节制。文章第五章介绍了柏拉图的节制理论,指出节制乃灵魂的一种和谐状态,剧中凯列班、爱丽儿与普洛斯彼罗三人之间的关系象征着灵魂中欲望、激情与理智之关系,而节制也正体现在三者的和谐状态上,最大的节制即是对灵魂的节制。文章结尾部分回顾了文章主要内容,认为节制是莎士比亚《暴风雨》的一个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