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主要土纲基层分类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l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形是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总地势是西高东低。气候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由于地处长江中下游,整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具有悠久的农业耕作历史。因此,建立湖北省主要土纲的基层分类指标体系和做好土壤基层分类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湖北省土壤野外调查,并对主要土纲剖面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参照我国基层分类单元的控制层段和土族的鉴别特性,确定了适宜本区域主要土壤土族鉴别指标。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定量化要求和湖北省土壤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土系指标筛选的原则和方法,修订了包括夹砂层、铁锰斑纹层、铁锰淀积层、结构(B)层和碎屑层等特征土层的鉴别依据。在土族划定的基础上,应用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等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针对湖北省四个主要土纲的土系划分指标体系。(1)水耕人为土土系划分指标体系:形态特征上,以潜育层和铁锰斑纹层作为土系划分指标。对于不同土壤,其潜育层和铁锰斑纹层厚度差异达2倍或相差30cm以上,视为存在明显差异,反之则为厚度相似。同时以50cm和100cm为界,根据铁锰斑纹层上界出现位置,将其划分成3个层位;理化性状上,将表层有机质含量和铁的游离度作为土系的划分指标。以20g/kg和40g/kg为界限,将表层有机质含量的指标值划分为3个等级,表征土壤肥力的低、中、高。以40%和60%为界限,将铁的游离度的指标值划分为3个等级,表示土壤中铁的游离程度。(2)淋溶土土系划分指标体系:形态特征上,将黏化层、铁锰淀积层和黏粒胶膜作为土系的划分指标。对于不同土壤,若黏化层和铁锰淀积层的厚度差异达2倍或相差30cm以上,视为存在明显差异,反之则为厚度相似。黏化层的层位以60cm为界,划分为2个层位。铁锰淀积层以50cm和100cm为界,划分为3个层位。黏粒胶膜的体积以15%为界,划分为少量和大量两个级别;理化性状上,将黏化值和CEC作为土系的划分指标。以1.50和1.80为界,将黏化值分为3个等级。以10cmol/kg和20cmol/kg为界,将CEC分为3个等级,表示土壤的保肥能力。(3)雏形土土系指标划分体系:形态特征上,将砂土层、夹砂层和结构(B)层作为土系的划分指标。砂土是否存在可以区分出土系。对于不同土壤,若夹砂层和结构(B)层的厚度差异达2倍或相差30cm以上,视为存在明显差异,反之则为厚度相似。同时还将结构(B)层的层位划分为3层,其上界出现位置分别以50cm和100cm为界;理化性状上,将表层有机质含量和耕作层质地作为土系的划分指标。以20g/kg和40g/kg为界限,将表层有机质含量的指标值划分为3个等级,表征土壤肥力的低、中、高。将耕作层质地分为砂质、黏质和壤质3类。(4)新成土土系划分指标体系:形态特征上,将土层的厚度、碎屑层作为土系的划分指标。将厚度小于50cm的土壤作为薄层土,50cm以上的为普通土壤。对于不同土壤,碎屑层厚度差异达2倍或30cm以上,可以视为存在明显差异,反之则相似,层位是以表土层以下25cm为界,分为2个层位;理化性状上,将耕作层质地作为土系的划分指标。将其分为砂质、黏质和壤质3种类型。以上4个土纲的土系划分指标体系中,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标存在差异,即可划分为不同土系。利用已建立的土系划分指标体系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的划分要求,对样区49个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分类,共分为4个土纲,7个亚纲,10个土类,11亚类,17个土族和45个土系,并建立了土系检索。建立的土系指标体系通过在样区的应用,能很好的将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土壤划分出来,划分过程简单、方便,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的土系划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的生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高寒极端气候地区城乡绿化树木的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本研究以青海省天峻县为研究区,采用自控温电热带土壤增温系统增加土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针叶速生用材树种,材性的遗传改良是其主要育种目标之一,育种者以杉木木材密度、色泽等性状改良为目标开展了大量的常规育种工作。近年,涉及木材性状形成的分子
石蒜属植物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一种优良的球根类观赏植物,现已应用于鲜切花、地被绿化、园林景观配置等方面。本研究以石蒜花瓣为材料,克隆了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
杉木是中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在中国南方林业生产和商品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木材收获量,栽植面积越来越大且多代连续栽植杉木林的现象非常普遍,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