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蒜属植物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一种优良的球根类观赏植物,现已应用于鲜切花、地被绿化、园林景观配置等方面。本研究以石蒜花瓣为材料,克隆了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并对其时空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构建了其中3个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以期为今后研究石蒜花色形成的分子机理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花色新品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的方法,获得了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LrCHI、LrFLS、LrF3H、LrDFR和LrANS5个结构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948bp、1360bp、1293bp、1338bp和1292bp,分别编码236、333、365、364和355个氨基酸。利用NCBI的Blastn和Blastp工具进行比对分析显示,5个结构基因与其它已知植物的相关基因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5个结构基因的分子量、等电点、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及保守结构域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多序列比对的基础上构建了其系统进化树。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5个基因的系统进化基本符合植物分类学分类,且具有较明显的种属特性。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石蒜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LrCHI、LrFLS、LrF3H、LrDFR和LrANS在不同花发育时期及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rCHI和LrDFR在花发育的前几个时期表达量较高;LrF3H基因和LrANS基因的表达量都是随着花的开放逐渐增加,而后随着花的萎蔫表达量又下降;只有LrFLS基因在凋谢期花瓣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其它时期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表明LrCHI和LrFLS表达特征相似,即在叶、花葶及花瓣中表达量较高,而在根和鳞茎中表达量相对较低;LrF3H、LrDFR和LrANS基因都是在根、鳞茎和叶中表达量较低,而在花葶和花瓣中表达量相对较高。为进一步研究LrF3H、LrDFR和LrANS基因的功能,分别将3个基因连接到含有35S组成型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1上,成功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1-LrF3H、pCAMBIA13011-LrDFR和pCAMBIA13011-LrANS。同时,将以上重组质粒转化根癌农杆菌EHA105,成功构建了农杆菌工程菌。
其他文献
<正>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由Bailey和Cushing于192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目前根据WHO的分级,少突胶质细胞瘤被分为以下等级,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
青藏高原的生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高寒极端气候地区城乡绿化树木的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本研究以青海省天峻县为研究区,采用自控温电热带土壤增温系统增加土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针叶速生用材树种,材性的遗传改良是其主要育种目标之一,育种者以杉木木材密度、色泽等性状改良为目标开展了大量的常规育种工作。近年,涉及木材性状形成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