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配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核心柱常温及火灾后轴压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z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已大量运用于大跨度、超高度、载重大的各种重大工程及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线工程中。而目前对于内配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核心柱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其相对于普通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所表现出优良的常温及火灾(下)后力学性能更是研究甚少,因此极大的限制了该种结构的推广和应用。 为此,本文在总结了核心柱相关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相应的理论分析模型,详细的研究了影响内配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核心柱常温及火灾后受力机理和影响因素。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采用合理的混凝土和钢材应力—应变本构模型,通过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着重分析了影响核心柱常温下轴压性能的各种参数,包括: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箍特征值、混凝土强度等级、钢骨屈服强度、截面含骨率、位置系数等;并对每个参数提出了合理使用范围。 (2)提出了简化估核心柱内配圆钢管尺寸的具体方法和公式。经过与实际工程对比表明,建立在合理参数范围和简化公式基础上的钢管尺寸估算方法具有足够的精确性,可直接应用于工程。 (3)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混凝土和钢材热工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核心柱在火灾时截面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并探究了影响截面温度场的各种因素,包括:截面含骨率、混凝土类型、混凝土含水量、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等。试验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4)利用apdl语言二次开发计算火灾后核心柱剩余承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参数化程序,计算得到火灾后承载力折减系数k_u,并对影响k_u和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的各种参数,包括:受火时间、截面尺寸、配箍特征值、钢骨含骨率、纵筋配筋率、钢骨屈服强度、位置系数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5)首次进行了内配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核心柱高温时温度场试验及高温后剩余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荷载缓和体系(Load—relieving System)作为一种概念引入到结构中,使结构能够自发的对自身构成形态进行调整,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研究该体系的缓和装置、结构形式以及计算理
坝体结构特性和坝基稳定性是重力坝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武都RCC重力坝12#、17#及19#坝段,分别为大坝左岸最高非溢流坝段、河床最高溢流坝段和右岸最高非溢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各具体桥梁而言,由于桥位情况千差万别,地形、地质条件又不尽相同,施工工艺和水平又各不相同,因此引起刚构桥下挠的因素有所差异。
端板连接节点是门式刚架轻钢结构中普遍采用的连接形式,由于其构造上的特点,端板连接节点具有非线性性能。目前国内端板连接计算方面还没有设计规范,理论方面仍在探讨研究中,
过去的钢框架节点往往设计成全焊接或栓焊混接等刚性节点形式,以抵抗水平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但在1994年美国的Northrige地震和1995年日本的阪神地震中却发现了框架节点区的梁
水下地形测量在航道、港口、水利、资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水利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河道、水库的水下地形观测是采用经纬仪交会定位,配合超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调压井开挖围岩稳定性问题,力学模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直接关系到水电站施工和运行的安全,是水电工程建设的重点问题和关键技术之一。岩体力学介质模型和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最为普遍、范围最广的结构形式,由于钢筋锈蚀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已成为土木工程界关注的一大热点。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造成目前的研究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交通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断面多车道隧道在公路建设中普遍出现,并且因为地形等因素的限制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城市建设的进度加快,大量建设工程都直接涉及到边坡、基坑的开挖或支护。而且场地条件、地质情况越来越复杂,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