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非营利组织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在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中国非营利组织早已存在,但理论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非营利组织界定、中国非营利组织兴起的背景、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集中于改善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如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改善政府同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等,对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与发展相对来说关注不够。特别是对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不足。如,组织效率低下、社会责任缺失、内部人控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非营利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大降低,部分非营利组织甚至沦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扭曲了非营利组织的公益使命。本文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健全和完善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与结构,提高非营利组织治理能力和效率,促进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其理由是:第一,完善的治理结构可以激励非营利组织的决策者、执行者有效利用资源,去实现那些符合组织使命的奋斗目标,并可以保证组织内部的分权与制衡,防止内部人控制、以权谋私等违反组织宗旨和原则的行为发生。第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借鉴国外治理的研究成果和治理经验我们发现,完善的组织内外治理机制与结构,是提高组织自律和自治的最佳途径。其中内部治理机制是组织治理的关键,外部治理机制是组织治理的条件和保障。本文首先对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入手,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和治理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个案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浙江商会治理机制与结构进行解剖分析,以其从一个侧面反映和揭示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