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主义装饰性语言——以高更作品为例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高更作品的装饰性语言的研究,结合高更作品赏析,对绘画大师高更作品进行了解析和研究,全方位探索后现代印象主义的特征,从而透视装饰性语言对后现代印象主义的影响,并结合学习心得分析装饰性语言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和结合。  高更的画有很强的装饰性,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装饰,怎样理解装饰性呢?首先,装饰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和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一种造型艺术而且是人类的行为艺术,是人类行为的礼仪化、规范化、是一种普遍化的人类行为和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而所谓的装饰性,实际上就是人装饰意志和人的装饰行为的属性所导致的装饰品格,它并不是一种具体化的装饰形式和美的风格。  本文重点研究了绘画装饰性语言适当运用的显著效果以及高更所发展的塔希提绘画。  结合高更绘画中装饰性因素解析探讨绘画中装饰性语言与绘画的节奏韵律、结构形态、质感量感、神态情感等结合的重要性。  结合现代艺术作品分析装饰性语言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和结合。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越了以往研究后印象主义装饰性语言的局限,结合马延岳教授研究成果,为以后的外国美术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其他文献
作为音乐术语的“主旋律”,原指一部交响乐或合奏曲、合唱曲中的主部,是贯穿始终的、决定乐曲基调的旋律。借用到中国政治语境中,“主旋律”的战略构想起始于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
画报是以绘画、摄影等视觉形式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报纸,可在一定程度上佐证时代美术文化发展变化。《哈尔滨五日画报》是伪满时期最早的一份民营画报,由哈尔滨本埠印刷发行。它
樊粹庭先生是杰出的豫剧改革家,他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豫剧剧目,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反响,被观众爱称为“樊戏”。樊戏最具艺术魅力的部分来自其悲剧剧
期刊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趋势的蔓延,日益繁荣的城市景象使得当代水彩风景画的写生与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城市风景的影响,并逐渐渗透到传统意义上的以乡村自然景观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