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给高校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班级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学生无法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大多数学生的听说能力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得以强化。而许多适合于小班教学的课堂活动在大班中也失去了其有效性。因此,许多教师都有一个固有观点,就是大班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方式。而倍受国内外专家提倡和推崇的适用于小班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却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但笔者却根据自己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解决大学英语大班教学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强其活力和互动性,加强大班教学的个性化教育。并认为“合作学习”理论及其方法符合语言学习的要求和特点,应该是解决大班教学问题的出路。以此为基点,笔者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提供的各种教学方法,分别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而其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合作学习法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有效可行性,并试图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合作学习”在大班中的课堂教学及管理方法。来自重庆邮电大学二年级两个非英语专业自然班的95名学生参加了本实验。测量工具为两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两份问卷调查表以及对实验班学生的随访。作者首先对两个班进行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前测,使用的材料为2006年12月的CET4。随后对其进行了一次关于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及对目前英语课堂想法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试验班和控制班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英语学习的态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两个班被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分为课上及课下两部分。在课堂上,作者对实验班的学生按“合作学习”异质小组进行分组,并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提供的各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小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课下继续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及任务。作者没有对对照班按照“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只是以以往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模式进行教学,但还是要求该班学生完成与实验班相同的作业和任务。一学期试验结束后,实验班及对照班同时参加一次英语测试,使用的材料为2007年6月的CET4。作者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两组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进行比较评估。同时又在实验班进行了一次关于对“合作学习”法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作者还不定期的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课间随访,了解他们对这种学习方法的看法及态度。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发现,经过一学期的训练,笔者发现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活力,在班大人多的情况下解决了说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成绩都有所提高。经实验研究表明,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对非英语专业大班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尽管如此,在实施这些策略的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都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