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要中医证候特点的延庆农村334例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lg_l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在课题组前期对北京市延庆县农村地区中医证候特点小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观察研究该地区基于三个主要中医证候表现的中老年人群正常高值血压的流行现状,为该地区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为后续的生活方式干预和临床用药治疗奠定基础,也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农村地区的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31个行政村40岁至75岁的中老年居民作为调查人群。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课题组的前期调查结果,确定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通过问询、体检、中医四诊及检验血样,收集调查人群的基线资料、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舌脉、症状表现并进行中医辨证,最终将基于三个主要中医证候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共33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分析。应用Mi crosoft Excel 2007和IBM SPSS Statistics 20.0进行数据录入、分析。研究结果1.在920名调查人群中共检出正常高值血压患者381例,正常高值血压标化检出率为41.74%,男性标化率为43.02%,女性标化率为38.42%,检出率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正常高值血压的总体检出率在50岁以前呈上升趋势,50~59岁年龄层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人群正常高值血压的发生集中在40~49岁、50~59岁两个年龄层,50~59岁检出率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而检出率下降;男性人群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在各年龄层的分布较为均匀。2.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平均收缩压为132.76±6.51mmHg,平均舒张压为82.41±4.86mmHg;男性舒张压水平(83.45±4.34mmHg)高于女性(81.59±5.10mmHg),而收缩压则没有这一规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者比例最高(72.16%),其次为单纯收缩压升高者(20.06%),比例最少的是单纯舒张压升高者(7.78%);单纯收缩压升高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患者则无明显性别差异。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平均脉压差为50.33±8.16mmHg,脉压差正常者占94.91%,其中脉压差为41-60mmHg的患者占总数的85.03%;女性脉压差高于男性且脉压差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正常高值血压二级患者(95.21%)明显多于一级患者(4.79%)。3.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40~49岁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其余年龄层患者的性别差异不显著。BMI平均水平为25.17±3.49 Kg/m2,平均腰围是84.20±9.31cm,女性的BMI水平大于男性,肥胖患者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腹型肥胖者共190例,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血糖正常者186人(55.699%),空腹血糖受损者81人(24.25%),伴有糖尿病患者67人(20.06%),血糖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但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者各自的年龄、性别分布没有显著规律。血脂正常者有132例(39.52%),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共202例(60.48%),60岁之前随年龄增长血脂正常的患者人数减少而血脂异常的患者数增多,70岁以后则呈相反趋势;血脂异常主要以TG、TC升高为主,仅一项异常者(44.55%)>两项异常者(33.66%)>三项异常者(16.34%)>四项均异常者(5.45%)。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吸烟患者的比例为25.15%,缺乏体力活动患者的比例为38.62%,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比例为26.65%,有早发中风病家族史的患者比例为15.87%。缺乏体力活动以及伴有早发中风病家族史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吸烟和伴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4.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收缩压的影响因素有年龄、BMI、腰围、血糖、TG、 TC、LDL-C、HDL-C和缺乏体力活动,共9项,其中BMI和血糖水平的增高是收缩压的危险因素;BMI和血糖水平均与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舒张压的影响因素有性别(男)、年龄、TG、TC及LDL-C,共5项,其中男性和高龄是舒张压的危险因素;年龄与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5.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三个主要证候的比例分布为肝肾阴虚证最多(42%),痰瘀互结证次之(36%),肝气郁结证最少(22%)。三个证候患者的性别分布差异均不显著。肝肾阴虚证的患者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痰瘀互结证的患者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小;肝气郁结证的患者比例分布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三个证候患者的血压升高类型都是以SBP、DBP均升高为主,其次为单纯SBP升高,单纯DBP升高比例最小,而各证候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脉压差大小无显著差异。三个证候患者的体型分布均为超重者>体型正常者>肥胖者>偏瘦者;腹型肥胖患者中,痰瘀互结证最多,其次为肝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最少。伴有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中证候分布差异不显著。三个证候患者的血脂异常都主要表现为TG与TC的升高,肝气郁结证与痰瘀互结证患者中TG的升高最突出,其次为TC的升高,而肝肾阴虚证患者中TC的升高最突出,其次为TG的升高。TC升高、LDL-C升高以及吸烟患者的证候差异显著,均表现为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肝气郁结证。缺乏体力活动、伴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和早发中风病家族史的人群的证候差异不显著。研究结论1.该地区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高发年龄为50-59岁年龄段,男、女检出率差异不显著。2.该地区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压偏高(二级水平为主),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脉压差处于正常偏大的水平;男性舒张压水平高于女性,收缩压水平无明显性别差异。3.该地区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体型以超重和肥胖居多,腹型肥胖者女性多于男性;伴有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比例接近50%,血糖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血脂异常主要以TG、TC升高为主,仅一项异常者(44.55%)>两项异常者(33.66%)>三项异常者(16.34%)>四项均异常者(5.45%);缺乏体力活动的患者约有1/3,女性多于男性;吸烟、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约占1/4;有早发中风病家族史的患者小于1/5,男性多于女性。4.该地区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收缩压的影响因素有年龄、BMI、腰围、血糖、TG、TC、 LDL-C、 HDL-C和缺乏体力活动,其中BMI和血糖水平的升高是收缩压的危险因素;舒张压的影响因素有性别(男)、年龄、TG、 TC及LDL-C,其中男性和高龄是舒张压的危险因素。BMI和血糖水平均与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年龄与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5.该地区334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三个主要证候的分布为:肝肾阴虚证(42%)>痰瘀互结证(36%)>肝气郁结证(22%)。肝肾阴虚证的患者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痰瘀互结证的患者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小;肝气郁结证的患者比例分布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各证候患者的血压、体型、糖代谢异常及脂代谢异常的分布特点均与正常高值血压总体人群相符。TC升高、LDL-C升高以及吸烟患者的证候差异显著,均表现为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肝气郁结证。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了我国近十年来推广应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成就和经验,同时对今后十年管桩的发展方向作一些展望,以此来纪念并庆贺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预制混凝土桩专业委员会成立
目的:从痰湿致消,以及运用祛痰化湿法治疗消渴病的中医理论、遣方用药、辩证施治的理论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理论探讨。并对运用祛痰化湿法治疗消渴病的临床应用并实验进行总
目的:观测电针联合饮食控制对IR模型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效应因子InsR、PI3K、Akt、GSK-3、GLUT4及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联合饮食控制增强IR模型大
目的:通过整骨理筋两步调曲法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探讨此疗法的疗效及重要性。方法:选取6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对其进行临床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疗法治疗血系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总结双侧肾俞穴贴敷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方法:选择4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患者,中
目的:探索AQP-7,AQP-9在NAFLD模型大鼠肝脏和脂肪细胞中甘油转运通道作用,研究“祛痰活血颗粒”治疗NAFLD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体重在190~250g健康雄性SD大鼠55只,
研究目的观察实脾散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脾肾阳虚证的糖尿病肾病住院及门诊病人共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经严格饮食
目的:通过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以“温阳补气”针法治疗观察,并结合Real-time PCR技术对实验大鼠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及定量分
Keysight SystemVue(电子系统仿真软件)能够与AGI STK(惯性与环境建模软件)集成,提供雷达和电子战算法的虚拟飞行测试,从而节省大量测试时间和测试成本采取系统级方法进行复杂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流动趋势日益明显,跨国高等教育机构应运而生。作为跨国高等教育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海外分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优势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