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及其发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电子货币的概念、类别及其运作方式开始,分析了电子货币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其对货币理论形成的种种冲击.认为电子货币发展了传统货币本质的理论,并影响到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电子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影响着货币供给和需求,从货币供给角度分析,电子货币的普及会对信用创造过程产生影响,使得信用乘数上升.从货币需求角度分析,可以得出电子货币的普及产生了减少货币需求的效果的结论.相应地,中央银行金融政策操作目标及其操作就要进行调整,电子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使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梗阻,从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变得难以预测,如挑战传统的货币层次;减少了公众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需求;缩减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并使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得难以测度,这就势必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的效果,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作者认为,在电子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应将调控重点转移到利率上来.该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对电于货币做概要阐述,包括对电子货币进行界定、分类,并从其与通货的区别介绍其特殊属性,此外介绍电子货币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讨论电子货币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将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第二部分,深入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本质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货币层次的划分的影响.第三部分,在讨论传统货币供给理论模型和现代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理论的影响.第四部分,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冲击、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的冲击、对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的冲击和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理论的冲击四个方面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理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在前文基础上,作者就如何发展和规范电子货币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微课是一种时间较短,以视频为主要承载形式,主要针对教学问题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微课短小精辟的特点与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相契合.本文将讲
期刊
证券投资基金是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的金融工具,如何运用这一新的金融工具,使其在金融市场上发挥有效作用,无论对投资者还是管理者都是一个新课题.作者认为,建立有效的基
该文通过对上汽仪征公司精益生产实践的研究,探讨了精益生产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应用的可能性."精益生产"的理念源于日本,风靡并发展于欧美,在制造业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随着
近来年,个人客户经理制度是各大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和经营方式。高素质的个人客户经理人才队伍建设有助于银行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及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一般采用绩效考核方法对个人客户经理的工作业绩进行管理和评价。就苏州C银行而言,自实施个人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随着银行快速发展,现行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论文以苏州C银行个人客户经
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其质量与运作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实现上市公司运作的规范有序,制度建设非常重要
该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中国股市是否具有标度无关性.为了这个目的,我们运用了分形的概念.三个独立的模型被用来检验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第一个和第二个模型为重
税收流失困扰着税收,也威胁着国家的经济秩序、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随着税收流失在全球的泛滥和猖獗,税收流失的治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并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因此,从理论和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商品房交易再次进入空前活跃,消费者的角色和定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排长队抢房子的时代已经结束,房地产企业也必须面对消费知识、消费观念日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