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就目标理论是研究动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认知理论,成就目标定向是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是社会认知研究在成就动机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目前,关于成就目标, 研究者考察了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班级成就目标定向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通过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其实践活动施加给学生的情境因素, 但同样的班级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知觉为不同的班级成就目标定向,进而影响其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即学生的个体因素影响其对班级成就目标定向的知觉。其中情绪是影响班级成就目标知觉的个体因素之一。焦虑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之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也是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可能是焦虑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中介因素。目前,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进行探讨。Linnenbrink 和Pintrich(2002)在前人有关情绪与班级成就目标知觉、情绪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情绪与成就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我们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班级成就目标知觉量表和个人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德州市两所中学的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9 份。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 进行了ANOVA 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初中生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班级掌握目标知觉和班级成绩目标知觉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班级成绩目标知觉、个人掌握接近目标、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状态焦虑对个人掌握接近目标、个人掌握回避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个人成绩接近目标不具有显著影响。(3)特质焦虑对个人掌握回避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个人掌握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接近目标不具有显著影响。(4)班级掌握目标知觉的学生更多地采用个人掌握接近目标,班级成绩目标知觉的学生更多地采用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