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就目标理论是研究动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认知理论,成就目标定向是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是社会认知研究在成就动机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目前,关于成就目标, 研究者考察了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班级成就目标定向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通过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其实践活动施加给学生的情境因素, 但同样的班级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知觉为不同的班级成就目标定向,进而影响其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即学生的个体因素影响其对班级成就目标定向的知觉。其中情绪是影响班级成就目标知觉的个体因素之一。焦虑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之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也是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可能是焦虑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中介因素。目前,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进行探讨。Linnenbrink 和Pintrich(2002)在前人有关情绪与班级成就目标知觉、情绪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情绪与成就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我们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班级成就目标知觉量表和个人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德州市两所中学的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9 份。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 进行了ANOVA 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初中生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班级掌握目标知觉和班级成绩目标知觉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班级成绩目标知觉、个人掌握接近目标、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状态焦虑对个人掌握接近目标、个人掌握回避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个人成绩接近目标不具有显著影响。(3)特质焦虑对个人掌握回避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个人掌握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接近目标不具有显著影响。(4)班级掌握目标知觉的学生更多地采用个人掌握接近目标,班级成绩目标知觉的学生更多地采用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
其他文献
  教科书生活化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核心理念。对教科书中蕴涵的生活化取向进行文本分析有助于教科书建设以及师生对教科书的正用。本文选取《英语(新目标)》作为
本文以学校课程领导主体为研究对象,在理论上去探析了中小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的基本问题。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对课程领导研究的发展历程、学校主要
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成分分析,结合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研究,查明国内外首次发现的此隧道部分砂质泥岩发生岩爆活动的内在原因。 Based on the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随着篮球运动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于篮球运动员的数量与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基础渠道就是提高目前篮球运动员训练的效率与效果。在运动训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逐渐认识到教师的成长是关系教育改革成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日益受到重视;而多媒体网络课件是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网络课件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多媒体网
学位
人类社会正在迈向信息网络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在酝酿着重大的改革,创新成为21世纪的时代主题。 人类创造了网络文化